转眼到了六月初十。
在调整赋税的事情上面,郑勋睿是非常谨慎的,他专门抽出时间来,罗列了方方面面的关系,并进行了综合归纳。
徐望华、郑锦宏、杨贺、刘泽清、洪欣涛、洪欣贵、洪欣瑜、王允成、苏从军、苏蛮子、王小二和洪明成等人,是他的绝对心腹,这些人的忠心是不需要怀疑的,其中杨贺与王允成率领的三万郑家军将士,驻扎在蓬莱城和复州一带,洪欣涛率领的五千郑家军将士,驻扎在陕西西安一带,郑锦宏率领的一万五千将士,驻扎在淮安一带,而郑家军将士的总人数,业已达到了五万人。
郑家军是郑勋睿的绝对依靠,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调整赋税的事宜最终是不是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面是需要依靠郑家军的震慑力。
当然还有另外的两股力量,其一是蓬莱水师,已经扩充到五千人,由郑家军副总兵王允成兼任水师总兵,原水师总兵丁宝坤出任副总兵,从这个程度上面来说,水师基本成为了郑家军的一部分,其二就是洪门了,可不要小看洪门,其核心力量,悉数都是从郑家军之中抽调将士组成的,绝对服从郑勋睿的指挥。
南京户部尚书杨廷枢、理漕参政史可法、督催参政马士英马士英、押运参政粟建成、淮安府知府马祝葵、扬州府知府罗昌洛、庐州知府李长顺、凤阳府知府黄辉旭、徐州知州马代坤、复州知州顾梦麟、金州知州曹驰、山阴县知县李攀龙等人,则是拥戴郑勋睿的官员,这些人都是有着忠君思想的,一旦郑勋睿和皇上发生冲突,这些人恐怕会出现犹豫彷徨的情形,可郑勋睿相信,这些人最终是将偏向他的。
郑凯涛、文坤、梁兴力和赵单羽等人,则是郑勋睿的家人,毫无条件会支持他。
此外还有几个身份较为特殊的人,郑家军参将马祥麟。上一次郑家军大调整的时候,郑勋睿思忖再三,暂时没有调整马祥麟的职务,这并非是他吝啬,而且因为马祥麟的身份过于特殊了,要知道马祥麟最终是要统领白杆兵的,若是在郑家军之中地位太高。引发了朝廷的注意,肯定会产生非议。至少会有人怀疑郑勋睿是不是想着吞并白杆兵。
还有就是徐吉匡、宋理、丁宝坤和马奎峰等人,徐吉匡是原山阴帮帮主,丁宝坤是蓬莱水师原总兵,马奎峰是上元县知县,宋理是在复州之战中投降过来的汉兵原千户,这些人之中,徐吉匡和丁宝坤慢慢开始融入到圈子之中,宋理暂且不说,马奎峰也有可能在不久的时间之后。完全投靠郑勋睿。
朝廷之中的张凤翼、杨一鹏以及秉笔太监高起潜,和郑勋睿之间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谈不上什么特别友好的情分,毕竟这些人的地位甚至比郑勋睿还要高。
在罗列了所有关系之后,郑勋睿内心更加有底气,这么多年的奋斗,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保证他放开手脚做事情。
五月底,郑勋睿与史可法等人交底,六月初,郑勋睿与淮北四府三州的知府知州和部分的知县交底,而后郑勋睿给驻扎西安、复州和蓬莱等地的杨贺、洪欣涛和王允成等写去了书信,告知他们淮北即将出现的震荡。
可以说郑勋睿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迎娶徐佛家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可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更加的忙碌,调整赋税的事宜,是他亲自掌控的,徐望华、郑锦宏、洪明成和徐吉匡等人,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就等着郑勋睿一声令下了。
淮北大大小小的商贾上万户。其经营情况,洪门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摸排,一万多商贾之中,每年经营规模巨大、赚到的白银超过百万两的有三十多家,介于五十万两到百万两之间的有四百余家,十万两以上五十万两以下的有九百多家,一万两到十万两之间的有两千余家,近七千家商贾,利润不是很大,有几千两银子的,也有每年只赚取几百两银子的。
商贾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利润不是很好评估,那就是青楼,要说青楼的利润,可能是超过某些大商贾的,可惜人家去逛青楼,给出多少的银子,自身不会说出来,这虽然也属于交易的范畴,但价格不一,而且时常浮动。
郑勋睿提出的十抽一的商贸赋税,是从其经营的过程之中抽取,也就是说赋税覆盖了整个交易的过程,计算赋税的方式,是按照成本和利润的总数计算,这对于从来都没有承当过赋税的商贾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没有任何的仪式,也没有任何的说明,从六月初十开始,洪门突然开始行动了。
所有的商贾,都要有洪门下发的一种叫做经营证的东西,有了这个经营证,才能够在淮北各地经营,甚至包括漕运所牵涉到的所有地方,商贾若是拒绝领取洪门下发的经营证,则会失去在淮北做生意的资格。
经营证背后涵盖的意思,就是洪门要抽取商贾经营费用的十分之一,每个月洪门都会派遣专人,找到商贾收取这十分之一的费用,至于说这费用的名字,洪门的解释是保护费。
商贾必须接受洪门下发的经营证,一旦接受了经营证,就意味着缴纳所有经营费用的十分之一给洪门,作为保护费。
按说这样做会引发轩然大波的,不过是一个洪门组织,凭什么给淮北所有的商贾下发经营证,凭什么抽取十分之一的保护费,这岂不是明抢吗。
要知道那些大商贾,背后往往都是士大夫家族支撑的,甚至直接就是士大夫家族经营做生意,洪门这样的做法,他们会心甘情愿承受吗。
史可法和马士英等人是非常担心的,害怕这种突然而来的操作,会引发淮北各地巨大的震荡,以至于地方上局势的不稳定,可郑勋睿和徐望华等人倒不是特别的担心。
从六月初十到十二,短短三天时间,洪门发下去了九千多经营证,收取的五月的保护费超过了九十万两白银,剩下没有领取经营证的,不足一千家商贾了。
淮北大大小小三百多家青楼,全部都领取了经营证,三百多家青楼,每月上缴的保护费达到了三十多万两白银,平均下来,每一家上缴的保护费达到一千两银子,这让郑勋睿异常的吃惊,若是这样算下啦来,仅仅是青楼,全年上缴的赋税就接近四百万两白银了。
殊不知徐佛家知道后,不客气的说青楼每年拿出一万多两白银,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这让郑勋睿不得不解释,淮北的青楼,是不能够与秦淮河比较的,再说也不能够让人家不做生意了,要是一次收取银子太多,人家难以承受,索性关门大吉,那不是什么都收不到了。
没有领取经营证的商贾,基本都是大商贾。
这在郑勋睿的预料之中,他早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尽管洪门在宣传的时候,说是不领取经营证,就不要想着在淮北做生意,不要想着在漕运经过的城池做生意,郑勋睿想法可不一样,这些大商贾,一个都不要想着离开,他们是利税大户,岂能一走了之。
尽管淮北有一万多的商贾,可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太大势力的商贾,这些商贾生性是胆小怕事的,期盼能够和气生财,对于洪门做出的决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背,他们很清楚洪门的后台是谁,那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他们也舍不得快速兴旺起来的商机,所以他们还是乖乖照办的好,这样大家相安无事,再说自从洪门开始插手商贾的事宜之后,经商的秩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那些地方上的无赖地痞和混混等,被严厉的打击,官府都杀掉了好几十人,没有谁敢向以前那样找商贾的麻烦了。
郑勋睿抓住了商贾的心理,古往今来的大商贾都是少数,能够左右东林党人的商贾更是不多,这些人依仗有特殊的背景,雄厚的财力,建立起来势力范围,也没有地痞无赖敢于惹事,所以他们对洪门所谓的经营证,肯定是不在乎的。
郑勋睿甚至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那样他就可以杀鸡给猴看了,任何政策的推行,都会牵涉到部分人的利益,不流血是不可能完全推行下去的。
已经开始缴纳保护费的商贾,也看着那些大商贾,看看洪门是不是能够整治他们,要是洪门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这些大商贾老实,后面的情况肯定是不妙的,其他的商贾也会开始拖欠保护费。
赋税的征收带有强制性,但不能够陷入到打打杀杀之中。
洪门还在继续下发经营证,至于说动手的时间,肯定不是现在,因为郑勋睿六月十五需要办喜事,徐望华等人也不想在郑勋睿大喜之日动手,这样不吉利。
想不到郑勋睿毫不在乎,要求洪门加快发放经营证的速度,凡是不愿意配合的商贾,详细记下名字,这么大的事情,决不能够因为办喜事给耽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