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棋目视众人说道:“这一年来,征战太多,虽然都打赢了,但是要治理好天下,仅靠打打杀杀是不成的。这些日子以来,朕辗转反侧,忧虑良多。如今突厥的威胁暂时消除,大家都要倾全力来治理国事。乾伟新政虽然已经开始推行,但是想要真正收到成效,还需旷日持久,至于眼下如何将国家治理的更好,朕还没有清晰的想法,还要听听众人的主意。”
李观棋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即刻班师回朝。回京之后,诏京中三品以上文官及众学士,入勤政殿议事。”
回京之后,李观棋先召集一次大朝会,待群臣散去。三品以上文官在宫内用过早膳,就遵旨到了勤政殿。
群臣进殿片刻,就听殿外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群臣急忙列队迎候,就见李观棋健步迈入殿来。他一进门,先挥手道:“众卿不用多礼。今后召尔等来议事,不用像上朝时那么严肃,散漫一些最好,此为今后的成例。”
李观棋生性活泼,不喜欢接见群臣时,一副威容严肃的样子,那样臣子奏事时不免心中恐惧,深恐一言不当招致雷霆震怒,言语行动之间常常不知所措,顾虑重重。他喜欢的是大家畅所欲言,大学士们倒是清楚他的习性,可是其他官员因为见驾的时候不多,还不是很了解。
李观棋用目光在殿中扫了一圈,朗声说道:“朕即位不久,便逢西南二镇叛乱,内乱刚平,西突厥又兴兵来乱,所以这一年来,朕始终都在南讨北征。现在好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从今日开始,大家要将全部精力用在治国之上。”
枢密副使徐权奏道:“陛下心怀仁慈,不愿兴兵扰民,可契丹这几日蠢蠢欲动。边关来报。说塔都整军已毕,准备兵犯我境。”
李观棋摇摇头,说道:“早朝的时候,朕已与大家说过。所以不愿与沙罗继续打下去,就是想以静抚民。
塔都这个人,朕本来还觉得他是个人物,现在看来朕是高估了他。他还不成气候,就莽莽撞撞的学人家突厥来攻我大乾真当我大乾无人吗这种目光短浅之人。值得朕兴兵征讨吗
徐权,由你兵部传令各道,让他们务必坚守,不让塔都犯境即可。以后这几年,朕不想再妄动刀兵了。”
“臣遵旨。”徐权答应一声,重新坐了下去。
顿了一下,李观棋接着说道:“朕今日让众卿家来此议事,这就是原因之一。这两年,内外都太平,虽然都被朕一一扑灭。但是也对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可谓是百姓凋敝,民不聊生。
目前除京畿和江南道之外,其他各地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经户部统计,现在的民户数目,比朕登基之时少了五分之一;跟孝宗皇帝乾朝第三个皇帝,武宗之父时相比,更是一半都不到。
什么事情都需要人去做,没有人。即便有再好的想法也不成。我朝人口最盛的时候就是孝宗皇帝在位的时候,经过太宗皇帝和孝宗皇帝两代帝王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我朝人口一度高达六千万。那时,百业俱兴。百姓安居乐业。
随后的武宗皇帝虽然建立了不是功勋,但是也将两代人的积累消耗殆尽,人口更是锐减至四千万。
穆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天灾不断,边关不宁,人口再降。至朕登基时,只剩下三千三百万人。两场仗打下来,又没了六百多万人。这样下去不行啊。”
李观棋侃侃而谈,但是群臣都不好出声,也不敢出声。李观棋这是在评点历代先皇啊,你是皇帝你可以说,当臣子的子谁敢啊出声附和不行,反对也不行啊,所以大家都只能装哑巴。
事实上,李观棋暂时也没打算让大家发言,这些大臣也很难看透这些问题,因为封建王朝的等级观念以及大伙儿都有的虚荣心,限制了他们的思想。
李观棋之前有五位帝王,除了开国的太祖和太宗,剩下的三位皇帝名声最大的就是李观棋的爷爷武宗皇帝,这位武宗爷也是被传颂最多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太祖和太宗,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给大乾朝长脸了啊。武宗在位二十年,跟周边各国打了无数的仗,一度把东西突厥都给打成半残了,可谓是武功盖世。
可是事实上呢老百姓并不是很念武宗皇帝的好,除了那些曾经跟武宗皇帝上过战场的人,其他的人背地里甚至都在骂武宗皇帝是个败家皇帝,太宗和孝宗四十年的积蓄,被他不到二十年就给败光了,还顺带拉下了很多的饥荒。
再加上武宗皇帝又没有选好继承人,其后的穆宗在位二十五年,却一直都是碌碌无为,导致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李观棋曾经利用情报司调查过,老百姓最怀念的还是孝宗皇帝,而事实上,现在没几个人是从孝宗朝过来的,他们都是从父辈或是祖辈那儿听来的,但是这更加说明孝宗朝时大乾的富裕和百姓生活的美好。
不过孝宗皇帝也不是完美的,这位皇帝虽然搞经济建设是把能手,可是在军事上却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无能,导致对外战争无一胜绩,赔款无数,好在是也确实会挣钱,花起钱来也不是很心疼。但是毕竟是窝囊啊,这估计也是武宗即位后,一位四处征伐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孝宗和武宗这爷俩都是不世出的能人,可是偏科有点儿严重,所以大乾始终没真正做到国富民强。
按照能量守恒的定律,经过穆宗皇帝二十五年的毫无建树,现在是该李观棋大展宏图的时候了。前面一年,李观棋已经证明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让别人不敢小觑他,赢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间,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要展示一下文治的本事了。通俗点说,他要开始挣钱了,而且是挣大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