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略轰炸机的影子(上)
袁殊听完吴佩孚的讲述,也不由感到心中一紧,在过去,日军不是没有搞过扫荡,大规模的也不少,什么囚笼政策,铁壁合围,但都被八路军打破了,可是真正突围的大部分的八路军的部队,老百姓则是在附近的山中藏起来,等日军被八路军吸引走了就会回到村子里,毕竟什么都可以带走,但那一片片的土地庄稼却是没有办法带走的,而日军也不会专门去对付百姓而放过八路军,可是这一次听起来却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了,日军是要把所有可能和八路军有关的人全部杀光啊。
袁殊对吴佩孚说道“这个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会立刻想办法传上去的。”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了急促的敲门声。
袁殊和吴佩孚不由的紧张的看向大门,吴佩孚对袁殊挥挥手说道“谁啊?”
“老爷,是我,冈村宁次司令前来拜访了,就在门外了”是老管家的声音。
“冈村宁次?他怎么来了?”袁殊惊讶的看向吴佩孚。
吴佩孚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问道“你来的时候有人看到么?”
袁殊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有人,不过这里是北平,我也不敢保证。”
吴佩孚说道“这个事情躲不过的,我们一起去见见他吧,你准备好说辞。”
袁殊立刻说道“好,就说我来劝你和日军好好合作的。”
二人一同走到大门,吴佩孚挥挥手,老管家连忙打开了大门,吴佩孚走出来,看着带着卫兵和礼物的冈村宁次,不禁又想起来冈村宁次的恐怖计划,脸色也难看了三分,也不说话,就那样站着。
这倒是让冈村宁次觉得很正常,毕竟自己要去屠别人家乡了,要是吴佩孚看到自己还是一脸笑脸他才觉得不正常呢,他先拱手笑道“吴将军,没有打招呼深夜拜访,实在是我失礼了,只是今天看到吴将军脸色不佳,怕你身体有恙,所以才连夜拜访,来,这是一些温补药材,还望笑纳。”
老管家看着吴佩孚,看到吴佩孚微微点头,这才走上前接了过来,这时冈村宁次也看到了袁殊,不禁微皱眉头,袁殊连忙走出来,对冈村宁次鞠躬说道“冈村将军,这还真的是巧了,我也是来劝...是来看吴将军身体的。”
吴佩孚挥手说道“好了,冈村将军是贵客,请进吧。上好茶!”
众人来到大厅坐下,仆人丫鬟上了茶水点心,吴佩孚挥挥手,无关人便退了下去,冈村宁次微微一笑,喝了杯茶水,对吴佩孚说道“不知道吴将军对今天会议上的计划有什么看法么?”
吴佩孚哼道“有何看法?难道冈村将军还会考虑我的意见不成?”
袁殊在对面对冈村宁次递了个眼神,冈村宁次也猜到了袁殊之前来的用意了,便对吴佩孚继续说道“那是当然要考虑的,吴将军是山东名将,山东无数人把吴将军当做楷模,不过此次计划我已经觉得很完美了,自己实在是不知道从何改起,不知道吴将军有什么想法么?”
吴佩孚捏了一下拳头,对冈村宁次说道“冈村将军,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尤其在山东,讲究的是仁义,你熟悉中国文化,应该知道我们山东有平原有山地,有圣贤孔老夫子,也有梁山好汉,你要是在那里实行你的计划,我怕最后得到的不会是你想要的啊。”
冈村宁次摇摇头说道“不,吴将军,我不这样认为,自古治民,无外乎恩威并施罢了,昔日那些异族进入中国,不都是一手屠刀,一手论语就安安稳稳的统治了几百年么?吴将军,我希望你能明白,如果没有红党和八路军,那么今天的山东只会更好,而且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天天死人,所以真正要山东好,就是要让山东的反日力量彻底的清除,希望你能理解。”说着,冈村宁次站起来,对吴佩孚鞠了个90度大礼。
吴佩孚看着冈村宁次这个样子,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气,不得不说,日本人可以一边对你鞠躬表示尊敬然后一刀杀了你全家,还一本正经的表示这个是礼节,如果这样是礼节,要不要我礼节你全家?
吴佩孚咬牙切齿,但还是知道要以大局为重,他叹了口气说道“希望冈村将军能明白百姓疾苦,如果能不杀,还是不要下杀手。”说着,吴佩孚起身说道“抱歉,我身体还有些不舒服,就不多留了。”
车上,袁殊坐在了冈村宁次的身边,冈村宁次对袁殊的影响还是不错的,觉得他是一个做事情的人,对袁殊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到吴佩孚家的?”
袁殊说道“大概是八点多到的,我得到吴佩孚出来脸色不好看的消息就知道他对我们的计划有些意见,便来探听消息,如果能让他真心实意为我们效力,也算我这个指头没有白送给他吧。”
冈村宁次看着袁殊的断指,点点头,打消了自己的怀疑说道“吴佩孚一定要稳住,他是我们的招牌,你做好了事情,帝国是不会忘记你的。”
袁殊点头表示谢意。
——现代
“这是我们这个月的会计报表,你看一下,另外这是美国分布、大洋洲分部、欧洲分部的人员名单和报表,还有这个是我们研发中心的最新成果,这个是最近主要媒体对我们的报道,还有这个是我们的一些人员的变动,需要你签字确认一下。”
孙宁拿着一份份的文件放在姜诚的桌上,姜诚也习惯的拿起笔来,不停的签着字,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孙宁代签,但有的时候还是要姜诚自己签字才能生效。
“我们在全世界都有分部了?很快啊,已经开始正式营销了么?”姜诚看着都是双语的文件笑道,这些事情都是由孙宁一手操办,姜诚根本没有关心过。
“嗯,按照你的要求,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当地人,只是一些监督岗位是我们中国人,另外那些外国员工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会说中国话,话说你的英语也不差啊,怎么搞得和那些小年轻一样,对外语那么深恶痛绝。”孙宁好奇的问道。
姜诚才不会告诉孙宁自己的外语都是因为加拉格的原因,要不是这个外国虫子,自己最多也就是一个三级英语的水平——因为大学考了四年也没过四级。
姜诚呵呵的说道“总不能以后我去各国开会都要会他们的语言吧,这样也好,也算给我中国话普及添砖加瓦了吧,好,最多半年后我这里就会多出一大堆的欧洲文物,你这边要提前做好准备...嗯,如果你说有两幅梵高的向日葵会出现什么事情?”
孙宁白了姜诚一眼说道“不会怎么样,向日葵梵高画了六副,你袁殊袁殊之前先搞清楚一些常识吧,数量大概会有多少?”
姜诚摸了摸下巴说道“上万件应该会有吧,我们不是在欧洲开了个分部么,我看可以在开一个拍卖会,到时候专门卖这些古物。”
孙宁一听到有这么大的数量也吃了一惊,点头说道“这样的数量的话,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过拍卖行的水很深的,我们想当过江龙可不容易,不过澳门这个地方不错,作为我们的特别行政区,又靠近我们大陆,我们好操控,而且也可以让上面放心。”
姜诚点头说道“好,就听你的吧。”
孙宁用手拨了拨自己的头发问道“上万的文物...法国要灭亡了么?”
姜诚一听就来劲了说道“可不是么,希特勒应该早就忍耐不住了吧,到时候整个法国还有荷兰、比利时等地的文物就任我们拿了,我记得历史上戈林自己一个人的收藏就有5000多副名画和16万件珠宝,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我到时候就用我们现代的好玩意去换,再说了,希特勒其实最想要的是为他的日耳曼民族去争取生存空间,那些什么文物古玩倒是不很在乎。”
孙宁想一想也是,历史上二战中后期,希特勒的战略战术完全变成了死守每一寸疆土,搞得德军极为被动,完全失去了德军灵活机动的长处,反而被盟军到处踢屁股,也多亏德军实力强悍,要不然还撑不到45年。
在公司处理完事情,姜诚便和虞娜、孙宁二人一同回家,下了车,姜诚照例对对面监视(保护)自己的紫风挥了挥手,紫风哼了一声放下望远镜,飞快的下楼蹦进了姜诚家中,准备蹭饭。
第二天,姜诚来到了临港的一个小码头。一艘游轮已经停在那里良久,在外面等着的正是陈策,陈策看到姜诚,笑着挥手说道“快上来,就差你一个了,准备开船了。”
姜诚登登的跑了上去,走进船舱,赢天麟正在喝着果汁,在桌上放着一个一个的航模,都很精美漂亮。
“啊,来了,先坐好吧,马上就要开船了,你给我打电话说要大一点的轰炸机,我立刻就帮你选了不少,从二战到现代能搞来的,应有尽有,不过这里面很多飞机都没有生产了,都得重新制造过了。”
姜诚拿起一架飞机模型看了起来,不禁感到很眼熟问道“这飞机是B-29?”
赢天麟看了一眼说道“对,超级空中堡垒,当年的两颗原子弹就是他丢下去的,虽然讨厌美国,但在战略轰炸机这方面,二战那会还真的只有美国一家独大了,苏联只有这一架Pe-8了,不过无论是在航程还是载弹量上都比不上美国飞机,而且产量很少。对了,还有英国货,其实我更推荐后面这几种,都是二战之后的,例如这个熊式轰炸机,这个可是在俄罗斯那里还在服役的轰炸机,如果你想要,我随时可以搞来一些,你要几架?”
在赢天麟看来,轰炸机这个东西虽然好,但又不是要打世界大战,除了几个大国外,轰炸机都不会太多,就连印度全国的战机也不过三百之数,专业的轰炸机还不到一百。
姜诚看了所有的飞机说道“你先帮我把他们按照年份排一排吧。”
赢天麟对身后的人挥挥手,这样的活自然有别人去做,不一会儿,一架架的飞机就被排列好了,姜诚一看,最后面的是一架较小的飞机,便问道“这飞机是什么?”
赢天麟叹了口气说道“B-17,1935年第一架生产,1938年开始服役的。”
姜诚一听,顿时眼睛一亮,1938年就在美军服役了,那就是在民国时空已经是有的了,接下来就是要早日让日本的目光放在太平洋上,而且他的航程有近3000公里,虽然炸东京还不靠谱,但炸东北可是够了一个来回了。
姜诚立刻拍板说道“那行,就这个了,我先来两百架吧,这玩意就是要量大才能有效果。”
“两百架?你要打世界大战啊?”赢天麟听得吓了一跳,其实两百架在世界大战中还真的不算多少,历史上B-17可是生产了12700架,可以说,它身上的机载机枪比中国抗战时期八路军所拥有的机枪还多,这就是美国当时的实力。
赢天麟虽然习惯了姜诚的大手笔,但这个可是大型轰炸机,而且一下就是两百架,这两百架的威力已经足以毁灭一个小国了,即使是赢天麟也有些犹豫。
姜诚却有了别的想法,他对赢天麟问道“我想知道,这种大型飞机真的很难制造么?”
赢天麟想了想摇摇头说道“其实你要说难,也难不到哪里去,要说容易,也的确不容易,尤其是这种大型飞机,最为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你看我们中国,这么多年,大飞机都和憋尿一样憋了这么久才出来点影子就知道了。”
姜诚想了想说道“我是说,可不可能,你这边生产一部分,我在别的地方生产一部分,然后组装起来?飞机一些不是很复杂的地方,我想在别的地方生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