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我是刘病已

第九十二章:风起东南《五》

我是刘病已 微笑卡夫卡 4797 2024-10-16 17:03

  王吉坐在马车上,看着道路上拥挤不堪的人流,王吉没有让随员打出御史中丞的仪仗旗号清街封路,只是让车夫随着人流艰难的前行。

  街道上,人们个干个的工作,井然有序,并没有因为流民的增多而改变自己生活的轨迹,这座手工业者之城,也并非是因为农业而兴盛,繁华的商业造就了这个东南明珠。

  王吉没有闲情逸趣去观看,街道上的繁华景象,只是忧心忡忡的闭目养神,就在昨夜,儒家在临淄的各个学派的代言人,齐聚自己在郡尉府的临时官邸,一同前来的还有夏侯胜的书信,而夏侯胜的信中只有八个字:吴越同舟,共赴患难。

  共赴患难,想到这里王吉就叹了一口气,自己该如何同这帮宵小共赴这儒家的患难啊?

  这时王吉才明白,自己的先生董越说的两难之地啊!!

  家国天下,先有家后有国,但不管是谋国与谋家,都是辛苦万分的工作。

  而东南这乱局,让这两种辛苦混为一谈,又让这两种辛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增加了每个人的负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杂,幸苦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悲哀!!!

  王吉在太学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如此两难,在自己位卑权微之时也为有如此两难之时!!

  而今东南,强将汇集,陛下甚至将执金吾都派到了东南,就是想解决这里发生的问题,天下人都将眼睛盯在了东南,就是想看看长安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如何替儒家推脱?

  在王吉苦苦思索对策时,马车停了下来,前方传来了吵闹声,王吉被噪音从思绪中惊醒,立马吩咐人前去察看,不一会儿,随从来报说是已经解决,是有人当街杀人,衙役已经将杀人者逮捕起来,人流马上就可以疏散,还请明府稍等片刻。

  王吉并没有深究杀人原因,不是自己不想管,而是自己管不了,无业游民日渐增多,临淄城的治安也是每况愈下,临淄城就像一出巨大的攤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锦衣玉食,凭一言可以左右苍生,而处在金字塔低端的人们水深火热,幸运时候一家几口无饿死之虞,不幸之时天灾人祸,时时或饿殍遍野,或民患匪患,苦不堪言。

  在这里儒家彻底的失去了人心,人心,一个看似云雾飘渺、捉摸不定的词,却是青史的本来面貌。

  很多权贵士大夫都认为历史是可以篡改的,民众是可以煽动的,人民是盲目的、愚昧的。

  但其实他们忘记了一件事,之所以能够煽动群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迎合了群众的需求,而民众的要求很简单,活下去,吃的饱,穿的暖的活下去,但这些历代儒家先贤却从没有在书中提起,儒家的先贤精英们更推崇精英治国,看不起民众,永远将愚民放在第一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民众的早晚会被反噬。

  儒学祖师爷孔子错了吗?

  他没有错,在他的心里民不是黎民,而是公卿士大夫们,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想过底层百姓是怎么样生活的!!!

  先师董仲舒错了吗?

  他没有错,他一直想给皇权所限制,所以他献给孝武皇帝的天人感应,给皇权戴上了枷锁,让天子不敢在为所欲为,可为什么在儒学大兴的今天,天下反而糜烂成这步田地,在这天下儒学礼教的中心,反倒是民怨四起。

  儒学当变!但如何变?

  礼者,所以辩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礼不逾节,度也。

  上下尊卑,守礼怀古,在儒学出生的第一天,就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儒学士子身上。

  务虚,无实干之能,在汉家子民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到现在还有齐鲁的士子上书天子要求恢复井田制,恢复周礼。

  天下所有人包括儒家士子都知道,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礼可以为儒家上下带来权利和盛名,可以让他们打着礼教的名头继续鱼肉百姓。

  不可在如此纵容他们了,韩非子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而儒家之症尚在肠胃,用剂重药便可痊愈。

  “既然如此,那就在东南之地首先开始吧!!!!”王吉喃喃自语道,想通后,王吉火速下令,命车夫加速回到府衙。

  片刻后,王吉车架就回到郡尉府,在官吏随从们的拥簇下,王吉快步走到大厅,走到案几旁下令道:“将昨夜收到的礼物,逐一造册登记在案,上报给执金吾赵将军,在派人传令各地,宣布陛下诏书,免除东南流民之罪,命各地官府将人数造册登记不得延误!!”

  “喏,属下等立刻就办!!”官吏随从立刻答道。

  王吉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继续传令道:“冯御史,请你立刻召集东南三州刺史于此开会,共同商议东南豪强不法之事!!”

  “喏,下官即可去办!!”冯磊拜道

  “所有人等立刻着手办理,不得有误!!!”王吉说道

  “喏!!”众人答道,之后转身离去。

  一个时辰后,三州刺史便云集齐郡郡尉府,等待着顶头上司王吉的训示。

  王吉更换官服后,重新出现在官衙正厅中,在众刺史的拜见中走到主位上坐好,同时示意众人落座,待大家坐好之后。

  王吉才开口说道:“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诸位皆是大汉肱骨大臣,受天子信任,方才下派监管四方,可东南民变,诸位刺史难辞其咎,虽然陛下免除诸位死罪,但还需待罪立功以赎其罪,不知诸位对东南之乱有和想法?”

  听到御史中丞王吉的敲打,何剑等人芒刺在背,坐立难安,相互观望后,只好让任职时间最长的何剑陈述。

  何剑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王中丞,非下官等不尽心尽责,只是刺史府多次下令让各地郡守法办各郡中豪强,可是三州郡守一直推脱,属下也实属无奈啊!!”

  听到何剑的辩解,王吉也明白了刺史们的处境,只有监察权,没有执法权,一旦地方上沆瀣一气,三州刺史再无发挥空间。

  想明白这里,王吉继续说道:“本官知道各位的难处,但事到如今不能在让君父蒙羞了,有道是:主辱臣死,我这有一份搜集好的名单,各位立刻带人前去缉捕,查抄家产,不得有误,所需要缉捕人马,我会上呈给执金吾,请求支援尔等,前去办理吧!!!”

  说完将手上名单交给何剑等人,何剑一看名单上的名字,就惊起一身冷汗,名单上大多都是儒家名儒,虽然之前对他们一直都有法办之心,怎奈何这帮人手眼通天,就连上报的迁徙名单都有人帮划去,而如今同为儒家学子的中丞却对他们赶尽杀绝,实属蹊跷,但中丞下令大家又不敢不从。

  何剑再一次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问道:“中丞,名单上大多都是儒家子弟,中丞不怕受到同门苛责??逮捕后属下该如何审理??”

  王吉看着眼前左右为难的何剑说道:“君子群而不党,汉律在此,天下郡国百姓都要遵守,而儒家子弟为何可以例外,我知道名单上的人多数位高权重,所以更加要有真凭实据,显示汉律之庄严,让天下万民知晓,汉律不可违逆!!所以各位刺史更要以身作则啊!!!”

  听到王吉冠冕堂皇的话,何剑等人明白任务的艰巨,要将此案办成铁案,要让天下人不能有异议,何剑等人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下官等,一定不辜负中丞重托!!!”

  注:御史中丞: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此后历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南北朝时期,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

  刺史: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