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大跌眼镜的安平县城
曾禹他们回到庄园之后,一直到晚上七点,都没有见到谢靖等去县城的人回来。曾禹问柳能他们几人平时去县城是否也是要好几天。
“嗯,差不多,一般他们在县城会住上几天,这是子进要求我们的。因为我们平时都在庄园这里,但又需要掌握最新的消息,如果让佃农去显然不合适,所以我们会定期有人去往县城。”柳能适时地回道。
“原来如此,只是辛苦你们了。”曾禹听了也明白了为什么孙昊对安平县这么了解。
“客来轩是何背景,你们有打听吗,我听你说过如果去安平县城都是住在那里。”
“那就是张福光所在的张家开的,之前我们跟他来到安平县城时,就是住在那里。后来跟他相熟以后,就习惯去那住,客栈的掌柜是张福光的堂叔。”柳能回道。
“明天我带着诚勇、伯禽以及鸿志去县城,雅川你和务观以及文疆对招纳流民一事拟出一个章程,等我和张家将事情谈好后,就正式开始流民招纳,这需要你们来负责。”
“是,主公!”
第二天一大早,曾禹和朱文以及古德在何燕的领路之下,向县城走去。曾禹在路上时问了下张家在安平县城的地位,以及与官府和那三大家族之间的关系。
何燕之前就有了解过,听到曾禹问起,自然将自己知道的向曾禹做了详细介绍。张家现在家主正是张福光的父亲,张家先祖也曾举过孝廉,但是做官不大,也没留下什么政治遗产。到了张福光父亲这一代时,虽然家里也有诗书,但是主要是经商为主。目前在安平县城类似于中立的势力,家族势力主要在商业方面,三大家族在商业上分庭抗礼。但是张家并不与三大家族存在什么附庸关系,他是安平县城所有小型经商家族的领头人,形成一个联盟般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只是民不与官斗,所以这个联盟会定期向官府,也就是崔县令进行上贡,以避免被三大家族过分排挤和打压。
曾禹听了之后,对于张家的形势一下子就清楚了,也知道此次去张家的实现自己目标的可能性很大。他又问何燕对于其他赵、王、孙三大家族的具体势力是否有了解。
何燕想了一下,向曾禹说了下自己所了解到的。赵家因为掌握着县城的军队,势力可以说是除了县令之外最大的,平时崔县令有事也会和赵家通气商量。目前县城里面,除了捕快之类的吏员之外,还有这一千八百多的郡兵,都是归于赵敢麾下。这个赵家现在县城里面,也就崔县令能够勉强压一头,其他的王家和孙家,因为掌握了钱粮以及人事等,合力之下也能与赵家分庭抗礼。
之前赵敢就发话说,“我不做县令,但胜似县令”,虽然说的狂妄,但也差不多是事实。如果不是崔县令在安平县城做了几十年的一县之尊,有一定的威望,加之孙家家主孙典正是崔县令的女婿,只怕还不一定压得住他。
“那岂不是赵家和王家以及孙家只见势同水火?”曾禹从何燕的汇报中,觉得这里面有操作的可能,如果让他们三家相互争斗,他一上任,岂不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主公,这只怕不行。”何燕想了一下,迟疑的说道。
“这是为何?”曾禹不由的追问何燕。
“因为崔县令,他这人虽然在县令上坐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手腕还是有的。经过他的协调,三大家族现在并无争斗发生,反而相互之间利益勾结,维持他们对县城的统治。”何燕回答道。
“看来,我从洛阳回来后,要想坐稳这个县令,还真有点任重而道远啊。”曾禹听了之后感慨道。
“主公一定能胜利的,实在不行,我去帮主公把他们全部抓来,看他们敢不敢不听命令。”朱文听了曾禹的感慨,插话说道。在他看来,这是最简单的,只要将对方领头的抓来,如果不听就杀掉,世界不就按自己的意愿走了吗。
“哈哈,诚勇,如果事情都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不过到时还真需要你们出手,但得等时机合适才行。”曾禹哈哈一笑说活,向朱文说道。
“行,到时主公发句话,我定帮你把他们都带过来。”朱文拍着胸脯说道。
曾禹他们听到朱文的回答,都哈哈大笑起来。朱文看到所有人都在笑,虽然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摸了摸头,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样众人就笑的更加开心了。
就在这欢声笑语之下,他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安平县城。只见县城外筑土为墙,包以墙砖,城墙按高五丈宽三丈的标准修建,这时候一丈差不多就是一人高,所以初次看到城墙的曾禹面对这有五人高的城墙,感觉十分高大厚实。
在城墙的中间,开了一道门,此时城门打开,有几个县兵正在城门口把守,向过往的行人收税。曾禹看向何燕,问道:“鸿志,难道每个人进入县城还要交税?”
“没错,自从崔羽坐稳县令这个位子之后,就对每一个进出县城的外地人征税。因为安平县城贯通并州和司隶,处在南北交通要道,过往行人很多,主要都是商人,崔羽就征收这个进出税,一年下来都有上千万钱。这些钱都被崔羽以及三大家族瓜分,子进当初来到这里听张福光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就说这位崔县令不是一般人。”这是何燕的回答。
“不错,一年一千金,虽然崔羽要分出去至少一半给三大家族,但是几十年下来,也是一大笔。这位崔县令能够舍得拿出嘴里的钱收买三大家族,当然不是一般人。我想他肯定还不止在这个方面去收钱吧。”
“没错,因为这里南来北往,很多小商人就在县城进行交易,北方的将当地货物运到这里,然后司隶的商人买下他们的货物。在这个中间,崔县令下令所有大的交易都要有官府的人员在场,并且按三十税一的比例征收保证税。这里每天交易量大的有好几千万的总额,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万钱,他们收这个保证税,这么多年下来,还不知道能赚到多少。”何燕又说了一个崔羽巧立名目征收钱财的方式。
曾禹听了之后,不由感慨这个崔羽真是一个人才,如果他还年轻,能够被自己收服,那么完全可以可以将所有商业相关的事务交给他去管理,肯定能够为自己的势力带来高的收入。不过此时的崔羽,明显不可能成为自己的下属,反而因为他的这些方法,让三大家族势力更加庞大。这么多年下来,按照他们的敛财程度,每家至少有上万金的积蓄,也肯定蓄养了大批私兵,成为有志做下一任县令的人的拦路虎。
“他这样敛财,上党郡的郡守怎么没有问责吗?”曾禹虽然猜到了可能的原因,但还是向何燕问道。
“现在上党郡的郡守就是清河崔家的,叫崔明。崔羽本来就是清河崔家的一支,他当上安平县令之后,每年都会给崔明以及清河崔家送去一份大礼。所有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稳坐泰山,没有任何人来干涉。”何燕答道。
“竟然如果,看来事情有点棘手。”曾禹原以为崔羽之所以能够安稳的做这么多年县令,只是因为清河崔家的缘故。他知道这个崔家在现在很有影响力,要保一个县令那是轻而易举。但他没想到上党郡的郡守现在就是崔家的人,如果他去捐了这个安平县令,等于是赶走了崔羽,那肯定是得罪了崔家,也就是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他不由思考了起来,看是否有操作的可能,或者说是否值得冒这个险。他想了下,没有想出什么头绪,就先放下了。不过他倒是下了一个决心,还是要继续捐这个安平县令,如果只是因为这么一点困难就改变自己的计划,那还谈什么以后。而且无衣军就在附近,如果换了一个地方,无衣军的安置和联系又是新的问题,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处理这个崔家的问题。
“走,我们先进城。”
曾禹说完,就带头向县城走去,朱文他们自然是紧紧跟上。在没人交了一枚五铢钱之后,四人进入了县城。曾禹和朱文还有古德是第一次进来,看到县城里面的景象,实在是大吃一惊。
他们本以为这个崔县令是贪财的话,县城里面应该建设的比较差,没想到进去之后看到的竟然是整齐的街道,以及在街道两边鳞次栉比排列着的一栋栋房屋,大多都是酒楼,建的都很不错,有的甚至有三四层楼,在这个时代,三四层的酒楼已经属于十分豪华的了。
此时正是正午十分,各个酒楼都是人声鼎沸,在酒楼中间夹杂着的一些茶馆,也是都坐满了人。不过酒楼和茶馆的客人明显是两个阶层,出入酒楼的从穿着以及身后跟着的护卫就可以看出,都是有一定资产的士族豪强,至于在茶馆的,都是衣着普通,有的甚至还打着补丁,都是些普通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