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五伐中原
张溪确实不喜欢孟达,但在战场上,张溪显然也不希望孟达去送死。
王昶的这个谋略,确实是个好方法,但同样的,这个方法的危险性也非常的大。
魏军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夺取浮州,切断他们后路不管的,因此,对浮州,哪怕孟达能轻易夺取,也别想轻易守住。
给孟达加派了一个柳隐当副手,并不是张溪不信任孟达,相反,是张溪不希望孟达冒险出意外,给他上的一个保险。
毕竟,柳隐心思细腻,而且擅长防守,当年槐里城一战,让柳隐擅守之名,传遍天下。
当然,孟达怎么想的,张溪并不知道,但军中主帅既然是张溪,那么张溪做出什么样的安排,孟达都只能接受。
就这样,在确定了作战计划后,孟达带着柳隐为副将,在黄权还剩下的黄河水军接应下,领军五千人,进攻黄河中心的浮州。
之所以只有五千人,一方面是因为那个河心浮州的地方真不大,容不下太多人作战,另一方面,从补给角度来讲,只能依靠黄权水军运送补给的孟达军,人数少点,补给压力就轻一点。
毕竟,一旦夺取浮州,孟达也是需要坚守一段时间的。
而这段时间内,张溪自然也不能闲着,他要在孟津渡正面给魏军足够的压力,让司马师不敢抽调太多的兵力去反攻河中心浮州,策应孟达所部。
这是一场既考验坚守能力,同时也考验彼此策应配合能力的作战。
司马师和夏侯霸两人,也终将迎来了自己真正的考验。
而就在孟津渡准备大打出手的时候.南阳,宛城。
经过了这大半个月的准备,宛城的北伐大军,终于是集结完毕了。
姜叙率领的秦州郡兵和庞德率领的凉州骑兵终于是到位了,北伐可以正式开启。
徐庶一边让马岱率领羌胡游骑先一步出发,去给洛阳的诸葛亮传递军报,另一边,直接誓师,发动北伐,带领主力大军,往颍川郡的襄城而去。
浩浩荡荡近十五万兵马往颍川郡而去,早有曹魏的细作,把这个事情传递到了许昌,放到了陈泰和郭淮的面前。
两个人对此,是一筹莫展。
如今颍川郡所有的郡兵加起来,也不到四万人,这个兵力差距,未免有些太大了。
如果只是兵力差距的话,其实倒也好办,司马懿在陈留郡留了一手,那边有五万兵马并没有跟随司马懿反攻洛阳,抽调一部分过来支援的话,兵力差距能稍微缩小一些。
真正让陈泰和郭淮感到无奈的,是颍川世家的态度变化。
如今的颍川世家,在态度上,跟两年前,有了不小的变化。
一方面,是因为五年前的那场洛阳反攻战,大魏打的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在颍川打了一场漂亮仗,但在洛阳方面,反攻战是以失败告终的。
这让颍川世家对曹魏是否能夺回洛阳有了疑虑。
另一方面,随着两年前陈群的病逝,颍川世家内部在大魏朝中失去了最后一个有话语权的人物,而陈泰被视为陈群的继任者,却依然被大魏朝堂放置在颍川,这引起了颍川世家们的不满。
自从二荀过世以后,颍川世家们在大魏朝廷中的影响力是日渐下降,而随着陈群的过世,颍川世家失去了最后一个政治领袖,在大魏朝堂中的权利更是全面衰退,被河北世家和河洛世家全面压制。
而大魏天子曹叡,对此似乎也没有任何要安抚的意思,如今的大魏,基本都是河洛世家和河北世家说了算那颍川世家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为大魏效忠呢?!
再加上这些年,坐镇洛阳的诸葛亮,也没有少用各种手段拉拢颍川世家大族们,而大汉的朝堂结构,也让颍川世家们看到了他们投靠过去,能继续保证自己利益的可能。
第一个就是代言人的问题大汉朝堂上,颍川世家有两个天然的代言人,而且全都位高权重。
张溪和徐庶。
虽然这两个人都是寒门出身,但他们终究是颍川人啊。
在这个乡土观念极其浓厚的时代,同为颍川人就是天然的联系纽带,而这两个人,一个是大汉的骠骑将军,托孤大臣,另一个虽然职位不高,但资历深厚,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立刻就能身居高位。
如果以这两个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颍川世家选择投靠大汉,在朝中立刻就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汉朝廷内部的利益结构问题。
现在的大汉朝廷,基本就是一帮益州佬和一帮荆州佬说了算的。
荆州佬也就算了,毕竟早年是楚国的地盘,这么多年的熏陶同化,大家也勉强能接受荆州世家大儒.可益州土鳖,他们懂个屁的治国!!!
颍川世家自问,以颍川世家的底蕴,一旦投靠大汉的话,也许要跟荆州佬有些博弈和利益分配,但对益州佬,根本不需要用什么手段,很容易就能夺取属于他们的政治话语权。
当然,如果大汉的国都还在成都,偏居西南,颍川世家可能还要考虑一下对方占据着地利优势可如今大汉已经迁都长安了,而且听说本来是要迁都洛阳的,只是时机不合适,所以才没有最终成型。
嗯,虽然洛阳更好,但长安,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就是现在颍川世家的思想变化,他们已经不再抗拒大汉进入颍川,甚至河洛地区了。
而作为颍川世家的一员,陈泰其实对颍川世家内部的情况一清二楚,但.陈泰不过是个人,他甚至都无法代表颍川陈氏,自然也就无法左右颍川世家大族基于自家利益做出的判断。
而郭淮呢其实郭淮也能感受到颍川郡内部的暗流涌动。
郭淮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啊,世家大族的做事风格是什么样的,他其实也很清楚的。
再加上郭淮也在颍川郡呆了快三年了,有些事情陈泰也没有瞒着他,因此,郭淮其实也知道,这地方的世家大族,有不稳的迹象。
可.那又怎么样呢?!
陈泰是陈群的儿子,两年前陈群过世后,陈泰除了承袭了陈群的爵位外,半点官职没加,也没有被朝廷调回邺城去,而是让他继续守着颍川郡.陈泰都是这个待遇了,郭淮又能好到哪儿去?!
就这两个人,跟朝廷说什么,那帮河北世家掌控的朝廷能听得进去?!
唯一还能听从他们建言的人,是司马懿.可司马懿的日子难道就好过了么?!
那个曹爽,这些年在兖州没事儿找事儿的给司马懿挑刺,嚣张跋扈的做派,都已经从兖州传到颍川郡来了司马懿还能在陈留郡给两人留下一支人数高达五万人的援兵,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次听闻到徐庶领兵十五万,即将抵达襄城的消息后,两个人除了凑在一起面面相觑外,根本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两人其实很清楚,以前两人能守住颍川,是因为颍川世家们不希望看到大汉进入颍川郡,影响他们的利益可现在,这个最大的助力已经不在了。
四万人对十五万人这还怎么守?!
最后,还是陈泰主动提议,说道,“兵力悬殊,颍阴不宜再守老将军且撤回许昌,固守待援吧。”
经过几年的休整和招募,现在颍川郡一共有三万八千郡兵,以前的布防策略,是郭淮率兵一万五千人驻守颍阴县,作为许昌西侧的屏障,防备汝水到襄城一线的蜀军进犯。
但现在,蜀贼北伐军力高达十五万,加上襄城的张嶷和郏县的王平,恐怕总兵力将近十八万这么大的兵力差,分兵据守已经毫无意义了。
所以,陈泰的意思,就是让郭淮弃守颍阴,放弃许昌外围防线,直接困守许昌。
对于陈泰的这个想法,郭淮默不作声了好久,最终还是点点头,同意了。
但紧接着,郭淮又补充了一句。
“可调陈留太守高堂隆,领军来援.驻守鄢陵。”
陈泰闻言,直接愣了。
这话,其实陈泰也想说,但一直顾虑郭淮的态度,因此才一直没有开口.可谁想到,居然是郭淮主动说了出来。
调陈留援兵过来支援颍川郡,这个是必然的,以陈泰和郭淮手里的军队,根本不可能阻挡徐庶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的进攻。
但是,让陈留郡的高堂隆领兵驻守鄢陵.鄢陵这个地方,可是在许昌以东,靠近颍川郡和陈留郡交界的地方。
让高堂隆在这里屯兵,其实潜台词就是让高堂隆帮忙守住许昌退往陈留郡的退路。
这是要弃守颍川的意思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