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开始,沙俄的东扩进入了狂飙突进的阶段。
从1610年到1640年,仅仅三十年的时间,沙俄的领土就向东方扩张了四千五百多公里,来到了太平洋沿岸。
如今虽然才是崇祯六年,但沙俄的触角已经开始窥探黑龙江流域。
崇祯四年和五年,哥萨克人先后在勒拿河的上游和中游筑城,分别是基廉斯克和雅库斯克。
依托着这两个据点,沙俄的先遣小分队开始不断渗透进入黑龙江流域。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的话,要一直到五十年后满清统一中国,沙俄开始侵入晚清的固有势力范围后,通过雅克萨之战中俄双方才正式确定边界。
然而因为左梦庚的存在,历史发生了偏转。
莽古尔泰叛逃北上,让目光原本集中在明朝和蒙古的女真人不得不调集大军北上,进行搜索围剿。
可莽古尔泰在叛逃的时候,正是寒冬腊月,大雪封山。
多尔衮和多铎率兵出击时,却早已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差,再加上冰雪消融,莽古尔泰等人的痕迹早已消失不见。
奴儿干都司幅员万里,人烟稀少。
多尔衮和多铎率领的上万大军往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一撒,毫无波澜。
他们前前后后搜寻了好几个月,根本没有找到莽古尔泰等人的踪迹。
不但如此,他们还去了相反的方向。
莽古尔泰、吴将等人是顺着黑龙江一路东进,最终在库页岛扎根的。
而多尔衮和多铎则是率军沿着黑龙江西进。
这主要和女真人的传统观念有关,导致了他们下意识的这么做。
在女真人的观念中,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联合蒙古人。
而蒙古人都生活在西面。
多尔衮和多铎也以为莽古尔泰会逃到蒙古人的地方去,勾结蒙古人中的野心之辈,以图东山再起。
毕竟莽古济就是嫁给了蒙古人,在蒙古人内部是有关系存在的。
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多尔衮和多铎并没有发现莽古尔泰等人,结果迎面和探索的哥萨克小分队遭遇。
意外的敌人出现,彻底打乱了多尔衮和多铎的计划。
他们敏锐的察觉到,自己地盘里来了不熟悉的敌人。
至于该如何应对,只能由黄台吉做决定。
经过几个月的修养,黄台吉的身体已经大好了。
这让后金上下重新恢复了信心,人心安定,不复先前的风雨飘摇。
多尔衮的消息传回来,黄台吉立刻意识到这件事并不简单。
“传令多尔衮和多铎不要再前进了,原地驻扎,尽量搜寻这些蛮子的消息。再去给各位蒙古王公去信,让他们派人来。”
豪格对黄台吉的做法不是很理解。
“父汗,区区一些野蛮人,似乎不足挂齿。当务之急,理应消灭莽古尔泰那个叛徒,还有平定察哈尔部才是。”
黄台吉无比头疼。
自己雄才大略,怎么就生了这样一个愚蠢的儿子?
“我们女真人不多,每一个都很宝贵。可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一旦我们忽略了后方,被不知道的敌人从后面攻击,我们还有活路吗?”
很简单的道理,黄台吉一说,豪格就明白了。
“可今年粮食已经不多了,要是跑到北边去打仗,只怕要饿死人。”
黄台吉没有说话。
具体该如何应对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陌生敌人,其实一时之间他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只是出于战略家的本能让他知道,这些陌生的敌人不容小觑。
他需要进行通盘的考量之后才能拿出定策。
至于莽古尔泰,虽然危害无穷,可在当前的局势下也只能暂时放弃。
远在库页岛上的莽古尔泰、吴将等人并不知道后金遭遇了哥萨克,原定的清剿计划已经搁浅。
等了许久都没有等来后金大军,他们干脆抓紧时间整合队伍,进行基础建设,来应对不久之后又要到来的严冬。
有了山东过来的工匠帮助,库页岛上建立起了砖瓦厂。
一块块砖瓦出炉,然后变成一栋栋的房子,看着岛上的土著居民目瞪口呆。
尤其是玻璃窗户,竟惹的许多土著当场跪倒叩拜,将其当成了神灵。
“窗户一定要做成内外两层,中间留下空隙。可以在里面填充一些木屑、碎末,这样一来才能阻止寒气侵入。”
盖房的时候,崇华就在一旁指点。
他明明不是砖瓦匠,也不懂得盖房,但就是态度坚决。
原因嘛……
这些当然都是左梦庚特意吩咐的。
后世东北的民居是什么样的,左梦庚一清二楚。
决定给库页岛上的这些人修建房屋的时候,左梦庚就把注意事项告知给了崇华。
东北的砖瓦房,墙体的厚度起码要达到三十七厘米以上,而且是内外两层加上中空。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抵御寒寒气。
窗户、门也是如此,都要做两层规格。必要的时候,还要用棉被充当门帘、窗帘。
室内的土炕、炉子、灶台也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除了提供日常生活所用之外,更加考虑了取暖的问题。
“怎么样,连山海,这样的屋子比起你们的窝棚如何?”
梁发拉着连山海,得意洋洋的问道。
连山海早已看直了眼,一个劲儿的叫嚷。
“我们也能住在这样的好房子里了,今年冬天再也不会冻死人了。”
莽古尔泰、吴将他们这些外来者,除了在一开始的统一过程中,因为战斗造成了伤亡之外,其后的磨合过程当中,都表达了足够的善意。
因此和库页岛上的土著居民关系日渐融洽,已经不分彼此。
现在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到来,极大的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也让他们彻底认同了这些外来者并遵从领导。
经过这样的融合,这里终于开始变得像是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
眼见着库页岛的一切进入正轨,需要的物资也全部送到。
女真人的军队又不知道在何方,惦念着山东的情况,崇华和张可大研究后决定,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