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临夏

第243章,六年

临夏 吃红薯不 6629 2024-10-16 10:54

  淮安。

  城中河畔,春和景明,杨柳依依,草长莺飞,方临、董祖诰二人在树荫下钓鱼。

  “听嫂嫂说,近来董兄将自己关在书房,闭门不出,整日唉声叹息,何必如此?”方临挂了鱼饵,将鱼线抛出道。

  “方兄岂会不知?自是因为那新政三条,实乃祸国殃民。就说取消江淮之地工商业税,此项税收,江淮之地如今完全能承受……”董祖诰说到一半,意识到这项政策他们也是受益方,下意识顿了下。

  “董兄,此策咱们虽从中得利,每年能剩下数万两银子,但朝廷若是要收,我也是支持的,想必董兄也是同样心理。毕竟,如今整个大夏就数咱们江淮之地最为富裕,别地已然不堪重负,相忍为国嘛!”方临表达了自己看法。

  或许崇祥帝以为此策彰显了公平,但其实,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可能说对一国所有区域绝对公平,如前世时空,就将化工企业搬迁到……还有耕地红线……此世也是如此,真要论公平,科举南北榜,可算公平?辽东百姓在第一线,顶着女真鞑子的压力,可算公平?

  “我知道,方兄是晓大义的。”董祖诰继续说:“其二,征收辽饷,以大夏如今吏治,恐怕会逼得北方民乱四起;还有取缔驿站,此举节省不了多少,却会砸了数万人饭碗,将他们逼入绝路,陛下当怕就不怕闹出乱子么?”

  “是,我观这新政,的确是自毁城墙,董兄如此关心,可是想去京师力挽狂澜?”方临笑问。

  “就算我想去京师,恐怕也不能。”董祖诰苦笑。

  他虽然同属文官集团,曾经遭魏忠贤迫害,所属派系更是在和魏忠贤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如今,魏忠贤身死,也就是头顶上不能升迁的桎梏去了,那只是理论上升迁的可能,实际上仍不能升入京师。

  如周景崇那一派系,董祖诰和他们不是尿一个壶的,就算魏忠贤倒台,空出的位置也早就被占据,一个萝卜一个坑,哪能轮到董祖诰?

  换句话说,文官集团和魏忠贤是死敌,为斗倒魏忠贤曾经短暂联合过,董祖诰所处的派系也曾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如今,魏忠贤倒台,文官集团内部自己斗了起来,东林党、浙党、齐党等等,目前是以周景崇一派的东林党占据上风,摘取了胜利果实。

  “那不就了了么?纵使新政出什么乱子,和董兄你一个淮安知府,和我一个有名无实的在野闲人,有什么关系?”

  “话虽如此,可……”董祖诰心中是有家国天下的,有着一种情怀,有着良知,某些时候,道德底线太高也是一种折磨。

  他意识到什么,忽而看了方临一眼,感知到方临的变化,似乎恢复到了最早相识时那种对外界的淡漠,沉默了下,问道:“方兄,你可是因为长公……”

  “是,有些事情,我想明白了。”

  方临看着鱼漂动了下,收杆取下一条小鱼,道:“我曾和长公提过一个观点,‘能力越大,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这天下若有什么乱子,不就本应该是坐在那个位置、以及身处高位决策的人,来承担这个责任、后果么?”

  “总不能,陛下享受着主宰天下的权利,昏招迭出,朝廷滚滚诸公拼命挖大夏墙脚,一个个吃得肠肥肚圆,等到了危难之时,又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咱们这些小民顶上吧?”

  “如若真到了那最坏情况,他们承担反噬,自挂歪脖子树,天街踏尽公卿骨,不也是应当么?”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身在那个位置,掌握那个权利,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更直白些说,你作孽,你承担后果,拒绝罪恶平摊!拒绝责任平摊!总不能你作恶,却不想承担恶果,指望着升斗小民毁家纾难,出现一个救世主,救你们王公高门于水火,哪有这个道理?

  ‘我本就不是什么心怀天下苍生的圣人,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良心即可。’

  ‘是,洪泰帝对我不错,颇有恩情,但我也做出回报,施加影响,提前将红薯推广开来,并且,许多能对洪泰帝提的,也都提了,让他准备后手,可如今是他后代自己不争气,扶不起,我能如何?且不说凭一己之力难挽天倾,就说我想挽,也要看崇祥帝愿不愿意……张瑞安就是下场啊!’

  可以说,张瑞安之死惊醒了方临,打破了他对大夏最后一丝幻想,在如今大变之世,选择了冷漠,不想、不愿、也不能背负起不属于他的责任。

  ‘真到那个时候,我按照计划,带着家人、亲朋故旧,远遁海外,还有淮安百姓,我能有今日,离不开他们支持、贡献,对他们也有一份责任,到时愿意跟我走的,也都尽量带上迁走……更多的,就无能为力,尊重他人命运吧!’

  “方兄,话是这个道理,陛下、朝堂衮衮主公,若是……也是咎由自取……可苍生何辜?”

  “是啊,百姓最是可怜,就算他们乱政,为此第一个遭殃的,却是百姓,直到苍生泪汇聚成覆舟水,才能对他们进行清算……但还是那句话,如那些在其位者,都不怕报应,不珍惜自家子民,如你我何必操心?就算操心,又能做什么?”

  方临拍拍董祖诰肩膀,劝道:“董兄啊,你只是淮安知府,主政一地,造福一方也就够了,想太多却是自寻烦恼。”

  “也是,也是啊!”董祖诰听闻这些,倒是开解了许多,不再想那些,专注眼前,体会到了些钓鱼的乐趣。

  “这就对了么,想开些,那些人要折腾,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随他们去吧,我们做好本分之事就够了。”

  方临说着,轻呼一声收杆:“又上钩了,董兄,这几尾鱼儿,今晚正好让下人做了鱼汤,给咱们下酒。”

  “哈哈,好!”

  ……

  时间匆匆而过。

  崇祥二年春,辽东女真叩关入塞,京师震动。

  是年,其实是当初被炮轰重伤的皇太极身死,辽东女真内部矛盾丛生,已到了不可压制的程度,最终是摄政王多尔衮勉强调和各方,试探对大夏进攻,希望将内部矛盾对外转移——若是战事胜利,自不必说,能达成转移矛盾效果;若是失败,借着大夏多消耗些人,或许还能再苟延残喘一二年。

  然而,就是这一个试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大夏军队如纸糊一般,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大夏军队战斗力下滑如此严重,自然有着原因:在魏忠贤倒台后,曾经提拔的有能力的将领遭到清算,以前被打压下去的无能坐地户反攻倒算,军队内部连番动荡;同时,大夏文官重新上台,拿出了曾经的尿性,为了节制军队,抠抠索索,十成兵饷只给三四成,让魏忠贤整顿过后、满员足额的官兵实在活不下去……如此情况下,还谈什么战斗力?这只纸老虎不过是被戳破罢了。

  可以说,这一场叩关成功,挽救了连年天灾、矛盾丛生、近乎崩溃的辽东女真,让他们成功缓过这一口气,靠着对大夏吸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同年夏,大夏北方大旱,又逢征收辽饷,吏治败坏的大夏官员,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重负,晋地、鲁地、豫地、陇地多地百姓杀官作乱,揭竿而起。

  与方临前世时空相比,在方临影响下,如今红薯在大夏各地推广开来,活下来了更多百姓,但也造成了相比前世时空历史中,在一开始就更多人数、更大规模更大、更广范围的大乱。

  崇祥帝收到奏报,雷霆震怒:在魏忠贤主政期间,天下还算稳定,辽东战事也还算顺利,可在他登基、铲除魏忠贤后不久,就是如此急转直下,这是不是说明,他不如魏忠贤啊?那他杀魏忠贤是不是错了,要下罪己诏,要自裁以谢天下啊?真是岂有此理!

  辽东女真叩关、各地民乱四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崇祥帝对周景崇的信任动摇。

  周景崇或许意识到了危险,以年老体弱、精力不胜为由,自请辞去中极殿大学士、首辅之职,告老还乡。

  崇祥帝应了周景崇辞去首辅之请,却不允许致仕还乡,强留对方主持剿贼事宜,将功补过,周景崇被迫立下军令状,五年剿贼不成,提头来见。

  可因为当下国库空虚,难以发兵剿贼,周景崇为了自救,献策在辽饷之外,增收剿饷、练饷,崇祥帝允之。

  于是,剿饷、练饷与辽饷,后世合称的‘三饷’,在大夏推广开来。

  这剿饷、练饷,本为剿贼所设,可贼仿佛剿之不尽,时间就在周景崇‘连战连捷,捷报频传,但贼越剿越多’中一晃到了崇祥六年,这个时候,农民军祸及范围扩大,并且,辽东女真仿佛尝到了甜头,连年叩关。

  崇祥帝终于对周景崇耐心耗尽,就如张瑞安所料的那般,他开始后悔、反思,悔不该推出新政三条,可自责不过片刻,就将过错全盘推到了周景崇身上,认为都是‘奸佞在朝’,方致有此祸。

  也就在这个时候,东林党分裂,时任首辅的温子荣弹劾周景崇欺君罔上、讳败为胜、贪污腐败……等十宗大罪。

  崇祥帝顺势发作,派人将当时仍在前线主持剿贼的周景崇抓回京师,凌迟问斩。

  当然,如此简单粗暴、不顾时宜地对周景崇清算,让大夏剿贼军队对上农民军经历一场大败,不必细提。

  ……

  崇祥六年秋,淮安。

  比起六年前,方临脸上更添了许多风霜,鬓间微白,正准备出门,田萱在旁边给他整理衣服,问着晚上回不回来吃饭。

  “我去胡同中看望夫子,应该会回来,若是到了饭点,还没回来,你们就先吃。对了,爹娘今天呢?”

  “爹去了码头,找熟人唠嗑去了,娘则悄悄跟着秋秋,去了技能培训班那边,想看看朔儿说的和秋秋似乎看对眼那人……”

  这些年间,方父、方母从海外回来后,没再出去了,二老在海外增长不少眼界,也跟着方临耳濡目染,意识到大夏可能……一家人将来或许要去往海外,大可能无法落叶归根,所以这几年间都没往海外跑,挺是珍惜如今在淮安的时间。

  而五个儿女么?

  秋秋已到了嫁人年纪,出落愈发水灵,亭亭玉立,提醒着方临自己老了,去年去了‘技能培训班’,教授一个女子班,似乎和那边一个老师看上眼了,最近才被弟弟方朔揭破;

  方泰在方父、方母回来后,就自请出海去了南洋,看顾、主持海外那一摊子;

  方羲这个不着家的,同样在海外,不过,如今年龄大了,也算是懂事了,坐镇一个千人武装团,哦,最近来的一封信,还给了方临一个大大的‘惊喜’,这家伙当初不是去泰西么,竟是将一个小国的公主俘虏了芳心,如今人家念念不忘、千里迢迢找过来了;

  方朔也在技能培训班那边,这小子不比两个哥哥,或者喜欢经商、或者心野喜欢往外跑,是个能静下心做学问的,尤其对西方科学格外感兴趣,正好那边请回来了几个泰西学者,每日在那边做实验;

  方星,这个最小的女儿性子娴静,跟随师文君、谷玉燕二女,在书肆那边画画创作,倒也自得其乐。

  本来田萱还想,再给他们添几个弟弟妹妹,方临制止了,已经生了三胎、五个儿女,再生更多对身体不好,以这个时代的卫生条件,相对大龄产妇也不安全。

  ……

  西巷胡同。

  方临来到欧家,到了欧夫子跟前,欧夫子还没有反应,直到打招呼,才道:“是子敦啊,你来啦?”

  “夫子,你的眼睛……”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