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坐守右卫军衙,威权大盛
乾元殿中,群臣肃立。
太子站在金阶之上,眼神环视,目光所及之处,群臣俯首。
武后坐在御榻上,目光看向一侧的范云仙。
范云仙朝着武后微微躬身,然后从身后再度取出一份圣旨,转身看向群臣,高声道:“陛下有旨。”
“臣等领旨。”群臣再度俯首跪拜。
范云仙张开圣旨,对着群臣高声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十二月壬子,朔初三戊寅日,皇帝若曰:
於戏!
今冬之月,朝野贵戚云集洛阳,扬扬沸沸,天下不安。
故,令禁卫大将军裴行俭,右金吾卫大将军薛孤吴,左卫大将军薛仁贵,右卫大将军李绚,左监门卫大将军高侃,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右屯卫大将军孙仁师等,各坐衙理事,妥处军务,未有圣旨,不得擅动。
钦此。”
“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
群臣同时俯首,目光却不自然的放到了右侧俯首的七位大将军身上。
怪不得皇帝今日特别让七位大将军全部站在宫门之前。
如今有了他们坐守十六卫衙门,那么洛阳的十六卫都会稳如泰山。
朝廷在洛阳军马森严,又有太子坐镇政事堂理事,更多的军国大事,则由天后掌管,中枢自此稳如泰山。
李绚神色肃穆的起身,目光平视向前,似乎要看穿乾元殿,看到后方的贞观殿之中。
皇帝的这番布局,的确无比森严,但从中也能看到李治的底气不足。
七位大将军坐守军衙,军方威权大盛。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导致军乱。
如今朝中的七位大将军,裴行俭是太子宾客,李绚是太子宾客,高侃是太子嫔的岳翁,加上太子如今坐守政事堂,皇帝真的放心吗?
真正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嗅到了一丝机会。
但是,李绚的目光垂下。
皇帝虽然病重,但坐在御榻之上的武后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另外更别说李显根本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眼下说不好又是一个局。
皇帝病重,但越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思就越不稳。
……
乾阳殿中,武后理政。
户部向武后禀报今年从正月到十一月一应收支。
吏部禀奏这一年五品以上人事调动。
兵部禀奏这一年的朝中用兵之事,尤其是西域战事。
甚至李绚提出的派更多人前往波斯,协助波斯复国之事,也被提上日程。
工部禀奏了这一年天下山河水道用工之事。
刑部禀奏了这一年天下刑狱大案之事。
礼部禀奏了这一年诸项礼仪之事。
尤其有泰山封禅之上……
武后坐在御榻之上,看了礼部侍郎李怀俨一眼,然后看向群臣道:“诸卿,礼部之事不能再拖,嵩山封禅在即,礼部侍郎之职十五大朝之前必须定下,诸卿有什么推荐人选,可推送吏部,然后政事堂商定,奏禀本宫和陛下。”
“臣等领旨。”殿中群臣同时拱手。
不少人的眼底都闪烁着兴奋。
皇帝身体病重,已经很难一言而定礼部尚书之位。
如此,朝中各方有权力推荐的人都会跳出来。
武后坐在御榻之上,目光从李显,李旦,刘仁轨,裴炎,薛元超,崔知温等人的身上掠过,最后落在了吏部尚书窦玄德的身上。
窦玄德立刻躬身道:“臣领旨。”
武后微微点头,然后目光扫过吏部侍郎魏玄同,户部侍郎豆卢钦望,户部侍郎韦待价,刑部侍郎裴居道,礼部侍郎李怀俨。
这些人,魏玄同是王德真,欧阳通一党;豆卢钦望是李旦的长史;韦待价是太子妃的族人。
这是三个最有希望的人,其他裴居道,李怀俨,姚令璋,崔谧等人,虽然都各有来临,但不过是陪跑罢了。
武后抬头,看向李旦,说道:“相王。”
“儿臣在。”李旦立刻转身,郑重的看向武后。
“你一向负责嵩山之事,故而,今日命你为嵩山总管,掌嵩山庙宇,诸司准备,还有安全之事。”武后看着李旦,认真说道:“腊月十五后,嵩山封闭,上下人等一律不许出外,内中各隐蔽之处,全部清除,驱逐无关人等。”
“喏!”李旦肃然领命。
武后抬头,转身看向韩王李元嘉:“韩王!”
“臣!”李元嘉面色肃然的走出。
武后点点头,然后又看向太常寺卿:“蔺卿。”
太常寺卿蔺仁基拱手站出:“臣在。”
武后点点头道:“命你二人为嵩山副总管,协助相王稳妥处置嵩山之事。”
“臣等领旨。”李元嘉和蔺仁基同时躬身俯首。
……
李绚站在一侧,目光低垂,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心中却是思索。
皇帝和武后,果然不出他所料的将礼部尚书的位置抛了出来,扔给群臣去争夺礼部尚书的位置。
东宫,相王府,世家,清流,外戚,都会争一争。
各方在争夺的同时,落在皇帝和武后身上的目光就会少上许多。
皇帝在休养的同时,也能尽可能的承受外界的压力。
只是嵩山之事,将李旦给直接推了出去,难道就不怕他做手脚吗?
如果说,皇帝让李显坐镇政事堂,除了因为对李显足够放心以外,也想要看一看,在李显的身边有没有一些特别有野心的人,想要推动李显图谋不轨。
现在看起来,皇帝的猜疑,针对的不仅是李显,还有李旦。
不对。
李绚眼睛一闪,皇帝的猜疑针对的是所有在这个时候,对帝位有所图谋的人。
就比如郑家。
突然李绚的眼神彻底收敛,下一刻,武后的目光已经从他身上掠过。
“李卿!”武后的目光落在了礼部侍郎李怀俨身上。
李怀俨立刻站出拱手:“臣在。”
武后点点头,说道:“此番皇帝封禅,诸州刺史从各地携带大量贡品进宫,礼部挑选一些,然后送入政事堂,太子再挑选一些送到本宫这里,本宫最后挑选之后,选为封禅祭祀所用。”
“臣等领旨。”李显和李怀俨同时拱手。
皇帝封禅,天下三百州刺史都要贡品呈送。
如今又逢年底,本身就有明年正旦大朝的贡品要送。
如今也不过是用封禅贡品代替了庆贺正旦的贡品罢了。
武后继续开口,说道:“尚书省将各州呈送的州事年奏,挑选之后,送入政事堂,政事堂挑选之后,送入乾元殿,本宫要召见相关人等。”
尚书左丞刘景先,尚书右丞郭待举,还有太子李显同时站出拱手:“臣等领旨。”
“刑部。”武后目光落在刑部尚书段宝玄身上。
“臣在。”段宝玄站出拱手。
“诸州刺史不少都在洛阳,地方难免会有所蠢动,刑部派员进入各地方州县督促,若有人在陛下封禅之间闹事者,从重处置。”武后目光冷冽的看向段宝玄。
“臣领旨。”段宝玄肃然拱手。
……
李绚站在一侧,心里不由得一动。
武后现在这个时候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了吗?
皇帝封禅,历来要大赦天下。
而且是比改元还要更大的大赦天下。
相比于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皇帝大寿,也丝毫不差。
但其他诸事,朝野都无准备,但是封禅之事,却是已经好几年了。
当年泰山封禅之前,朝野虽然知道皇帝会大赦天下,但究竟大赦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可是如今,嵩山封禅,却有泰山先例可循。
朝野之中,自有那等聪明人,会在这个时候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反正就算是被抓进牢狱,来年也会被大赦。
甚至说不好,现在地方已经有事发生了。
李绚的眼底沉吟起来,这种事情,武后四下安排便足够了,何必非要在大朝上提前呢,难道不怕这样反而给一些人提醒吗?
还似乎说这就是在给一些人提醒?
李治和武后,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又在钓鱼。
李绚神色平静下来,站在队列之中,看着武后将一件件积攒下来的朝事全部处置干净。
这些年,群臣已经习惯了武后代皇帝处置政事。
甚至就连太子都没有异议。
……
“退朝!”范云仙站在金阶上高声宣喝。
殿中群臣同时拱手:“臣等恭送天后,天后万福金安。”
武后点点头,然后站起来,朝侧门走去。
刚走了两步,武后又停下脚步,看向身后的太子李显。
李显立刻会意,快步跟了上来。
不久之后,殿外已经传来了武后和太子低声说话的声音,而且越来越远去。
李绚站直身体,目光落在金阶中央的李旦身上。
毫无疑问,今日大朝之前,武后和李显一定一起见过皇帝。
如此,这母子二人才会共同处理政务。
但可惜,李旦被踢了出来。
更甚至从上月到现在,李旦都没有见过皇帝,反而是李显,从长安来到洛阳的这几天已经见过皇帝好几次了。
看了眼有些失魂落魄的李旦,李绚心中摇头,转过身看向裴行俭,薛仁贵,李谨行,孙仁师,高侃和薛孤吴等人,走过去低声寒暄几句。
即便几人和李绚都曾并肩作战过,便是高侃也是刘仁轨的旧部,如今更是李显的太子嫔的岳翁,唯有右金吾卫大将军薛孤吴接触不多。
从承天门下走出,李绚就要带着麻嗣宗和李荣一起返回右卫。
苏良嗣这个时候也从承天门下走出,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礼部尚书基本定韦待价,朝野明眼之人都能看的出来。
但此番争斗难免会有人露出破绽,苏良嗣的机会就来了。
……
夜色宁静,一身红衣金甲的李绚,在一队右卫骑兵的护送下,返回玉龙苑。
这一日,坐守右卫衙属,李绚开始着手处理右卫的所有事务。
原本很多有麻嗣宗处理的事情也原本都被送到李绚这里。
之前是因为李绚避嫌,不大处理右卫事宜,如今皇帝和武后让他坐衙,他也好好好的“用心”处置一些右卫之事。
翻身下马,右卫骑兵转身回衙。
李绚刚刚进入玉龙苑,李笔已经快步迎了上来,低声谨慎的说道:“王爷,有密信送回。”
李绚轻轻点头,然后快步走入书房。
在彭王府,有些密信,是李笔都无权打开的。
比如李绚眼前的这一封。
“郑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