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藏国

卷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洛阳新政

藏国 高月 4024 2024-10-16 10:49

  就在关陇军控制洛阳的第三天,朝廷开始重新运转,李邺下令将缴获的神策军军俸一百余万贯全部用来发放百官俸禄,将拖欠百官的所有俸禄全部付清,并多发一个月俸禄作为补偿。

  一时间,满朝文武欢声雷动,这才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就算对李邺再瞧不起,但拖欠了几个月的俸禄实实在在到手了,还多加了一个月的俸禄,这些瞧不起李邺的官员也不得不闭嘴。

  与此同时,张太后连下数道旨意,革除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三十二名阉党的一切职务和爵位,依照大唐律严惩。

  册封齐王李邺为监国上将军,并依照监国提议,废除了李辅国设立的两相制度,重新实行新的政事堂制度。

  政事堂内济济一堂,除了李泌在长安,枢密使段秀实还在江南外,其他七相都到齐了,就连李岘也刚刚从江南西道回来述职,便被请进了政事堂。

  由张立宣读监国李邺的任命,李岱出任右相中书令,张立出任左相门下侍中,七辅相包括吏部尚书李泌,户部尚书刘晏、礼部尚书韦见素、兵部尚书独孤烈、刑部尚书裴遵庆、工部尚书李岘、枢密使段秀实。

  然后还有御史大夫颜真卿,谏议大夫崔涣,他们二人虽然不是辅相,但有资格参加政事堂议事。

  张立又宣读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左右相加七辅相的方案,由左相全权负责白虎堂,所有奏折的进出都要由白虎堂进行分级规范并审核合规。

  各部下设左右侍郎,这样既保留了朝廷的官员,又尊重了齐王府的主官。

  在现阶段,这实际上是一個平衡的措施,虽然有利有弊,但最大的好处使两个朝廷尽快融合稳定。

  大殿上安静下来,李邺发表了第一次施政讲话。

  “各位相国,阉党既除,社稷更新,新的大唐朝廷开始运转,我有幸作为监国,在这里和大家简单说几句,在齐王府时,我经常率军出征,有时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就算我不在,齐王府和关陇各地依旧运转正常,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制度规范。

  在我看来,朝廷就像一座宫殿,有的官员是大梁、有的官员是立柱,有的是瓦片,有的是地基,还要有人负责维护修缮,去除腐朽,更新部件,还要有人时时警惕,防止火灾。

  如果一个君王又要做大梁,又要当立柱,还要管屋檐和房架,甚至连瓦片都要亲力亲为,手伸得太长,把大臣的权力都抢了,最后什么都做了,结果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关起门享受,大臣们就无所适从,因为权力都在他手上。

  我不赞成这样的君王,如果出明君,是天下之幸,如果出昏君,则是天下人的不幸,所以我们的先贤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它的本质就是君相分权,集体商议、分工协作.”

  李邺的讲话赢得了政事堂官员一片热烈鼓掌,这是李邺的态度,要分权、增大相权,相国们当然支持。

  李邺摆摆手,众人又安静下来,李邺继续道:“确立分权不是嘴上说说,举一个例子,某地大灾,要求拨付赈灾钱粮,这事该谁来管,按理说是户部的事情,但钱粮不少,需要宰相批准,还要动用军队维护秩序,枢密院也要插手,赈灾钱粮出现贪腐了,民怨沸腾,御史台把弹劾书交给了天子,变成了天子也要干涉,大家说该怎么办?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成立一个临时救灾官署,由各部门派人参加,就相当于三司会审一样,可问题是谁来决定成立临时官署,谁来做判断?”

  李邺对刘晏笑道:“刘辅相,你来说说去年庆州蝗灾的救助决策过程。”

  刘晏起身对众人点点头,笑道:“去年庆州白马县爆发蝗灾,波及白马、华池、蟠交、安化、安定五县,当地的几支马匪趁机掠夺百姓,庆州刺史紧急向齐王府求援。

  当时奏折到了齐王府,首先进入白虎堂,白虎堂直接把它定为橙级,送到国相李泌的案头。

  李泌向齐王申请了两千军队的额度,立刻召集内阁,当天就成立了庆州紧急应对官署。

  因为有齐王批准,枢密院紧急调了两千军队赶去庆州打击马匪,维持秩序,国相也当天批准了一万贯钱和两千石粮食紧急赈济灾民。

  然后临时官署赶赴庆州调查了解灾情,制定了救助方案,内阁批准后可开始实施,整个过程很流畅,这里面最关键就是白虎堂定级,就不用经过下面官衙轮流审批扯皮,互相推卸,耽误时间,然后我们有完善的救灾流程和制度,那就按照制度来办。”

  “请问刘辅相,万一白虎堂官员定级错了呢?”独孤烈举手问道。

  刘晏微微笑道:“定级不是想当然的拍脑门,要有依据,我们有定级卡,有卷宗,普通事情就看定级卡,如果比较特殊,就看卷宗,参照从前类似的事情进行定级,然后还有专门的审核,实在不行,向侍中请示。

  白虎堂我们已经设立了三年,没有出过差错,事实证明,确实能够做到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韦见素点点头,“这个白虎堂和省台似乎有点类似,专门接受各进奏院的奏折。”

  刘晏微微笑道:“韦辅相说得对,白虎堂确实是受到省台启发,但又进行了改进,省台只分部门,但白虎堂不光要分部门,还要分级别,哪些是各部审批,哪些是国相审批,哪些是齐王审批,后来又设立了紧急事项的橙级,最后还要经白虎堂进行合规审核,才签发出去,以后和进奏院对接也是白虎堂负责。”

  李邺又对众人道:“各位,我只是拿白虎堂举例,说明制度的重要性,就像我说的一座大殿,必须各司其职,大殿才能巍然屹立,千年不倒。

  然后我再说说军政议事,军政议事和政事堂议事不是一回事,政事堂议事是右相召集议事,军政议事相当于小朝会,由监国发起,对重大军国政务进行商议,各部郎中以上都要参加。

  比如说独孤辅相同时也是兵部尚书,那你的身后就要坐着兵部侍郎和郎中,进行军国议事时,独孤辅相就要随时和手下商议,听取大家的建议,然后才能代表兵部发表意见。

  各位明白了吗?辅相其实是六部和枢密院的代表,是有实权的尚书。”

  众人都默默点头,这些都事先和大家单独谈话时说过的,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以前权力是横向走,各相国轮流掌握执政事笔,轮流当相国。

  现在取消了执政事笔,权力是纵向走,加大了右相的权力,也加大了各辅相的权力,缩减侍郎的权力,也缩减了天子的权力,使权力更加集中于政事堂,有效预防了宦官专权。

  以前天子管得太多,事必躬亲,一旦精力不够,便会交给宦官代批,宦官专权就由此而来。

  现在不是了,天子只管军政大事和相国任免,其他事情让政事堂去做,左相负责监督,不是监督内容,而是监督合规制度。

  李邺主动给自己限权,一方面他要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但重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

  政事堂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就是迁都回长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