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覆汉

第二卷 第五章 赴阵犹遮面

覆汉 榴弹怕水 8688 2024-10-16 10:47

  战机是一种很玄妙的事物。

  这是因为战场是复杂的、动态的,而且具有惯性的……很多时候,当你以为你发现了机会和敌人的破绽,可相应的举措和行动作出以后,这个所谓战机却已经消失不见了,所做的一切也瞬间沦为无用功。甚至更糟糕一点,你的举动反而沦为了别人的机会。

  故此,战机这个东西本质上是需要预判的。

  而预判的关键在于对战场上各种各样事物的有效辨别,从千头万绪中抓到真正的重点,并根据敌我双方部队的运动特征,选择最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且很多时候不可能求全责备,只能说为了最大的收获,要一次性投入远超必要的资源与人数。

  说白了,某些物理规律和事物特征是能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广泛存在于军事领域,乃至于整个社会领域的。而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领域。

  回到眼下,陈宫和袁绍联手作出的决策,也就是于禁及其属下五千泰山兵,以及临时补充给他的三千辅兵弓箭手,这一共八千人的运动,是这个下午后续一切的滥觞。

  得到命令后,以执行军令严禁著称的于文则没有半点犹豫……其人之前的位置注定了他难以观察到整个战局的变化,他只是从传令的虎卫那里模糊得知,前线上敌军率先变阵,引起了对方中军的破绽,而相应的己方的中军缺乏应对骑兵的手段,所以让他于禁领兵上前……而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以长枪劲弩为主的八千人,原本全都坐在地上休息,此时闻得军令,纷纷起身列队之余同时也直接放弃了原本的圆形防御阵型,转而以纵队的方式从后方转移到了中军大阵的西侧,并理所当然的沿着原本那四千骑兵所预留的宽松通道迅速北上前线。

  而就是这个时候,徐荣也动了。

  此时被公孙珣放入徐伯进手中的乃是关西、河东的七千骑兵,凉州的一千羌汉混合骑兵,幽州塞外的一千鲜卑杂胡骑兵,外加两千白马义从,共计一万一千骑,而其军中将领,除了他本人原本的部众军官外,还有张辽、张飞、庞德、杨秋、宇文黑獭等天下知名骑将!

  万骑之众,一开始接到命令上马之初还没有什么大的震动,这就好像于文则一开始下令自己的八千部属起身整理装备时一样,在混乱、庞大的战场上远远的看过去并不能察觉到什么,只是骑兵的战前检查更加复杂,更加耗时一些而已。

  但是,当于禁本人的大旗在袁军中军阵侧那个宽松通道里行进到了一半的时候,当万骑之众也开始在那面白马旗的引导之下,以两千白马义从为先,缓缓向前提速之时,战场上的所有人都察觉到了异样。

  在这个时代,无论什么级别的战场上,绝对没有人可以忽略一个完整的,多达万骑的骑兵集团。

  “公台,公孙文琪这是要做什么?”望着北面缓缓向着自己这一方移动的白马旗,以及旗帜后方密密麻麻,缓缓流动起来的白马骑兵,袁绍几乎是瞬间察觉到了危险,却又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他竟然是要亲自来找我吗?”

  “他若是冲此处而来,我们苦寻的胜机反而真就到了,就怕未必!”陈宫的面色已经煞白了起来,他到底是个聪明人,只是之前面对着瞬息万变的战场稍微有些失措而已,此时此刻却已经醒悟了过来。

  只是,稍微有些来不及了而已。

  袁绍同样足够聪明,几乎是本能一般,他的目光转向了东侧,那里于禁的部队正在疾速北上,执行着自己军中目前最明显的一道军事调度命令……而袁本初也瞬间明白了过来,自己和自己的总幕府刚刚到底下了一道什么命令!

  针对北地突骑专门设置的铁桶陷阱被他们亲手拆掉了一块铁板!

  “让于文则回去!”袁本初瞬间便怒吼了出来。

  “让于禁顶上去!”陈宫也是瞬间厉声作色。

  二人几乎是同时发声,而袁绍也旋即恍然大悟……是了,完全来不及了!

  对方的骑兵已经开始提速,而于文则的步兵速度却摆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如果对方的骑兵主力是要顺着原定的‘陷阱’通道进来的话,那么前方唯一能做阻碍的便是己方骑兵,而自己一方的骑兵却早已经摇摇欲坠。

  所以,根本不用怀疑,公孙珣会带着自己的白马旗,率领大股骑兵汇集那些匈奴骑兵,然后直接摧毁袁军最后一点骑兵,并直冲向前,对上正在行军的于禁部。

  这个时候,于禁转身回去,只能将后背让给数量极大的骑兵,反而是迎面冲上去,才有万一的机会。

  “长史说的对!”袁绍强忍着剧烈的心跳朝已经茫然的中军虎卫首领言道,后者明显被刚刚袁绍与陈宫截然相反的命令给弄糊涂了。“立即传我军令,告诉于文则,前方马上有大股骑兵来袭,让他顶上去……再派人给东面的鞠义将军、李进将军发信,告诉他们立即向我靠拢!”

  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命令……但也仅仅是如此了。

  “传令下去。”刚刚来到东面大军左翼中某处所在,公孙珣从远处那移动速度已经完全提起的白马旗上收回目光,翻身下马,却是顺势对身侧身材高大的关羽下了一道新的命令。“让徐晃倾尽全力,不顾一切压上去,务必拖住鞠义与李进,以配合徐荣与韩当的推进!”

  关羽拱手领命,即刻转身下令,却意外的没有提议自己亲自上前迎战……徐公明在军中是关云长少有的尊重和信任之人,乃是他的河东老乡兼‘大兄’。

  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徐晃能够同时得到关羽与公孙珣的信任绝不是靠着什么‘大兄’,或者母亲故事中什么‘五子良将’之类的说法,这个正处于一名将领黄金年龄的昔日河东白波匪从来都是靠着自己的勤恳、努力、勇猛,外加本身出色的作战天赋取信于所有人……实际上,当后方军令到达前线之前,当中军那里无数提起了速度的骑兵像铁流一般滚滚而来,以不可挡之势涌到前线之时,作为公孙珣左翼前线指挥官的徐公明第一时间就向手下所有的士卒下达了前压的命令!

  而与此同时,最外侧的韩当也已经开始提速冲锋,他们从外围擦着对方军阵向南急速突击,试图绕后包抄。

  几乎是一瞬间,袁军的右翼大阵,尤其是其中作为中坚力量的鞠义与李进便感觉到了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而此时袁绍的军令根本尚未到达。

  万骑奔涌,宛如铁流,首当其冲,也是最先崩溃的赫然是那些与匈奴骑兵战斗了大半个下午的残余袁军骑兵。

  他们本就是数日前为了断后匆匆组建的临时编制,然后又在断后中遭遇到了数倍骑兵的尾随追击,上千人投降,上千人战死,上千人受伤,主将被俘,此战前便已经沦为了残兵、败兵……而今日偏偏又被当做诱饵,与同样被当成了弃子的匈奴骑兵相互撕咬了一个下午。

  匈奴二号人物呼厨泉前后中了四箭,一条腿被战马压断,然后其人被心腹翎羽卫士抢回以后,匈奴单于于夫罗复又亲自咬牙上阵,顶替自家亲弟冲锋在前,而且左肋也隔着铁甲挨了一锤……如此惨烈的战斗,那么对面的袁军骑兵又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所以,当以白马义从为先锋的一万余铁骑打着白马旗蜂拥而至时,这支被郭图都督的部队几乎是瞬间崩溃,他们调转马头,宁愿朝着身后的督战队以及友军队列疾驰而去也不愿意再行战斗了。

  这种情形,郭图也实在是无力回天,只能仓惶而走。

  接着遭遇到这支铁流洗涮的,乃是于禁部!

  平心而论,于禁是一个出色的将军,给他一个公平的战场,他是不会畏惧任何对手的,而且他的部队本身就是针对骑兵的长枪大弩,还兵力充足……可是,刚刚抛弃了阵型,正在行军途中的他根本就是遭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

  他固然是接到了袁绍的命令,但尚未来得及作出全面的调整,对面便已经有骑兵涌了过来,而且是最让人无奈和头疼的败兵!

  败兵之后是因为增加了数千匈奴骑兵,使得的数量进一步提升的滚滚铁流!

  于禁已经拼尽全力,大声呼喊传令,要求前面的部队停下脚步举起长矛接阵迎敌,不要顾及败兵生死,一视同仁……毕竟,步兵想要对付骑兵,无论如何,都需要结阵防御与远程杀伤,否则毫无意义。

  不得不承认的是,于禁治军之严谨在非常时期起到了绝佳的作用,虽然事发仓促,可其人大旗周边却还是汇集了上千士卒勉强结阵,并用鲜血和矛锋阻拦住了自家溃败而来的骑兵,甚至救下了郭图。

  而且,这种结阵的趋势随着他稳住了前军,还在不停地向后方蔓延。

  数百步外,袁绍远远看到这一幕,几乎是惊喜交加,一瞬间他又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果于禁真能力挽狂澜,在这种情况下堵住对方,那么等鞠义、李进的支援到达后,胜利恐怕还要两说。

  然而,对面的徐荣没有半点犹豫,也没有给于禁与袁绍半点机会……在试图冲垮于禁临时组建的矛阵失败以后,在付出了稍许伤亡之后,随着徐荣的指示,无数骑兵立即放弃了这块难啃的骨头,转而直接从对方身侧饶了过去,然后朝着对方身后将那些来不及结阵的矛兵,来不及弯弓的弓弩手践踏而去。

  后者完全没有保护,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铁流淹没。

  一时间,于禁和他少许前军以及部分侍卫结成的这个矛阵,宛如迎着洪水的一块顽石,洪水无法摧毁它,却可以轻易绕到他背后,去继续冲垮一切。

  这就是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这个兵种的机动性从来都不是战略上的,而是战术上的。这也是徐荣徐伯进的作用,公孙珣将这最要命的一击交给这个人,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大规模骑兵作战经验,面对着于禁这样可能突兀出现的对手,他不会犯错,不会纠缠,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胜利。

  铁流继续滚滚向前,而且卷起的事物越来越多,战场上成千上万的袁军败兵宛如泡沫一般被滚滚奔驰起来的上万骑兵拍打在左右两岸……先是袁绍、陈宫、于禁,然后是中军处偏后方的郗虑、是仪、陈琳、荀堪等文士,所有人都被这支强大骑兵宛如洪水猛兽一般的表现弄的目瞪口呆,却又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真正能拯救局势的只有两拨人,一个是袁军右翼被徐荣的这万骑铁流所隔开的鞠义、李进二部,一个是后军的沮授、韩猛所部。

  毕竟,徐荣的进军路线正是之前袁军所设计的那个巨大的空虚地带,所以此时袁军唯一的自我拯救方式就是按照原计划完成那个铁桶阵。

  然而,袁军东面那个针对骑兵的三角步兵大阵,在失去了拖在身后的于禁部以后,不仅仅是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战术威力,而是失去了一个战略支点……一个三角形失去了一个点,根本就是质的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它没有了战略上的稳定性,及其容易被挤压变形。

  面对,面对着正前方徐晃的全力压上,面对着内侧徐荣一万余铁骑的强势突入,面对着外侧数量也足足有八千骑的韩当部的奋力包抄,鞠义和李进根本不敢动弹,这两个沙场宿将心里非常清楚,他们一旦移动,就会被三面挤压,然后失去阵型,沦为被屠杀的对象。

  至于沮授所部的后军,作为兜底者,在原本在计划中,面对着一个尽全力而为的陷阱,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公孙珣给突破成功,此时失去了一侧的保护,又有什么资格去拦住这么多已经冲起来的骑兵与无数溃兵呢?

  一个勉强凑成的铁桶阵,一旦失去了一块铁板,便不可能再盛水,有些事情从于禁脱离原位以后就已经被注定了!

  实际上,最后兜底的,犹然有两部甲士,正当面乃是韩猛亲自带领,最外侧的却是沮授之子沮鹄所领,二将一个奋勇向前,试图螳臂当车,为张飞轻易所挑杀;另一个,面对着韩当从侧翼包裹而来的滚滚铁流,却是在惊慌之下直接选择了后撤,然后没于乱军之中。

  至于后军大将沮授,在一辆高大战车之上亲眼望见韩当所部轻易淹没了自己儿子的所在,并汇集了徐荣中突大队以后,眼眶泛红之余,倒是下令后军以自己为中心,外矛内弓,开始设置圆形防御阵地。

  这是知道自己已经无力阻拦对方骑兵后的无奈之举……如此或许还能接应一下袁绍和主力部队的后撤。

  然而,也仅仅是也许,因为徐荣与韩当成功汇合以后,总数达到两万的骑兵开始自东向西,从沮授身侧、从袁军后方,尝试真正的大规模绕后包抄!

  “子伯把握临战之机的水准已经到了极致。”下午阳光之下,远远未到傍晚时分的时候,公孙珣便听到了前线翎羽卫士关于韩当与徐荣合流的汇报,却是率先当众称赞了一句娄圭,然后才重新起身上马。“今日听到他说可以出兵,我便知道大局已定……走吧!摇动旗帜!全军擂鼓!传令程德谋与审正南,自西向东,自南至北,全军压上……今日一战务必要成大功!”

  众人不敢怠慢,自娄圭、关羽以下,尽数上马,然后随公孙珣一起亲自催动全军向前。十万之众,一拥而上,原来只是骑兵的滚滚铁流瞬间演化成了铺天盖地的怒海波涛。

  而就在这时,面对着如此场景,已经心乱如麻、手脚冰凉的袁绍却陡然间听到了耳畔的鸣锣声。

  鸣锣亦称鸣金,乃是撤军之号。

  袁绍有些眼神涣散的看向了发出此令的陈宫,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主公且退。”出乎意料,陈公台此时居然神色清明,指挥调度明确,其人先对袁绍微微示意,复又指向了被他喊来的部将吕翔。“吕校尉,前军交与我,你来主持中军,务必护送主公与中军后方诸位先生退往梁期……此战固然已败,但梁期城距此只有十余里而已,对方杀伤有限,中军甲仗俱全,退入城中不是什么难事,请你务必辛苦!”

  生死攸关时刻,吕翔倒也没有犹豫,其人不管已经失态的袁绍,直接下令中军虎卫护卫着袁绍的驷马鼓车掉头向南而去。

  然而,片刻之后,这个兖州豪强、陈宫邻郡出身的将领却又专门回转,朝着陈宫的车子下马叩首,眼中落泪:“长史,事至于此,不如一起走吧?!若实在不行,我来指挥前军便是,只望长史能看顾我家族……”

  “这个责任,不是足下能担起来的。”陈宫立在车上,居然冷静至极。“唯独我死,则此战方无人可咎,你们也能继续安心辅佐主公重整大局……而且再说了,为人总幕府,总揽全局,而主公也言听计从,却把局势败坏到这个地步,从私人而言,又怎么有脸回去呢?总之,主公安危系在你身,赶紧走吧!唯独记住一事,路上若是遇到许子远、沮公与可以让出兵权让他们做主,若遇到郭公则、荀友若等颍川人,乃至于从梁期城中出援的辛仲治,却是万万不能给他们兵权的。”

  吕翔垂泪不止,却终于是转身打马而走。

  另一边陈宫既然目送吕翔护送袁绍车驾南行,便复又回头准备组织前军阻拦,但回过头来,其人才失落发现,短短片刻之间,随着袁绍的撤离与对方大军压上,前军居然已经失措崩溃,纷纷后逃,俨然再无发指挥了。

  如此情形,陈公台仰天一叹,却是干脆上前推下车夫,让其人自去逃命,然后便解开发冠、拿下发髻,以乱发遮面,亲自驾车逆流而上去了。

  顷刻,为赵云部所斩,时年三十六岁。

  —————我是唯一死方能安的分割线—————

  “太祖既至邯郸,遂下战书……宫于梁期城中说绍曰:‘今卫将军至,聚众十万,号曰无敌,然主公兵精粮足,未必逊也,吾闻战有四分胜可为,而今平分胜负,虽败亦可退而固守,何言不能战乎?且夫,卫将军常胜而严苛,一败而人心俱丧;主公屡败而宽仁,一胜而天下归心。独若今持十万众而无所为,则天下失望,主公失本,何所成邪!’绍善之,遂出而野战……后宫见绍败,乃于阵中叹恨曰:‘今战皆在于吾,吾闻君子陷人于危,必同其难、当其责,岂可南归以偷生乎!’乃免冠以发遮面,驱车北向,赴太祖军而死,太祖敬其意,全其衣冠而葬。”——《旧燕书》.世家第一

  PS:好久没得病了,牙龈发炎真的好酸爽……最后,这章还是没一口气写完,磕头认错。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