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陆基相控阵雷达出现设计上的缺陷,这个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中国军工的实力有目共睹,中国军工人的实力世人皆知。
在过去的实践中,新式装备出现设计缺陷的例子极其少,较为普遍的是两类,一个是使用方法不够理想导致装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战能力,另一个是在实际使用当中发现装备还可以继续改进得更好。
设计缺陷……
李海印象中,只有他师父李战当年侥幸发现了一起,闹了个一等功,不过当时李战是在试飞中发现的,装备还没有列装部队。
所以,李海不指望厂家那边的奖金,海八师给的临时总教头岗位补贴才是实实在在能拿到手的。
不过,他不看重补贴,心思都在飞行上,不像他师父,人送外号拉杆小王子、飞行津贴王。
拢共就七天时间,下一次飞行还不知猴年马月,至少此次出发担负特别护航任务回来之前,是没有开飞机的机会的了。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刘成军带来的消息自然是让李海激动的。
夜幕降临,搞跨昼夜飞行训练的战鹰陆续繁忙,还没安静多久的水灵场站再一次忙碌起来,外场到处都是战鹰翼尖、起落架等位置闪烁着的航灯、防撞灯。
所谓跨昼夜,即黄昏时分起飞展开作战训练,在夜幕降临之后返航降落,或者是黎明起飞训练,天亮之后返航降落,锤炼的是部队在昼夜交替这个自然环境转变情况下的作战能力。
搞跨昼夜的歼-10机队在陆续返场,这边歼-11B机队在做飞行前准备,整个外场繁忙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甚至好几次出现了机群大象漫步的景象。
这样的高强度飞行训练,同时锤炼着地勤分队高强度保障能力。
光是准备这么多飞行员的间餐就够炊事班忙活的了。
人要吃马要嚼,确切地说是人要吃战机要喝,要保证不乱,而且要做到最高效率,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空军作战绝不是空勤分队一家的事,不是战机上去了就万事大吉了的,涉及到的地面的大量保障支持工作,哪一项都不能落后。
进入外场看到此景此景,李海不由感慨道,“空军有个南霸天,我看咱们海八师才是真正的南霸天,这个水平拉出去,南海无敌手。”
刘成军颇为自豪,海八师在多种机型同时作战这一块搞得的确是不错的,走在全军的前列。
他笑谦虚道,“兄弟部门叫我们南海空中卫士,继承烈士遗志,继往开来,整体而言,对标空军老大哥,还是有差距的。”
李海认真地说,“确实,西北狂魔旅的北库场站能够在三十分钟之内把驻该场站的三个飞行大队近五十架五种型号的飞机放出去,而且他们的每架次间隙保障时间最快能够做到十五分钟,海八师的确存在不少差距。”
闻言,刘成军顿时脸黑了,得亏是晚上,还是在车里。
他心里道,你小子会不会聊天啊,会不会说话啊,不会说就别搭腔啊,总是往人家伤口里撒盐算怎么回事,你是故意的吧!
刘成军却是听出来了,李海不是在打击海八师,而是实事求是,这小子就是个直来直去的人,喜欢实话实话。
当然,李海认为开战斗机的应该都是同样性格,直来直去干脆利落,因为空战中的战机稍显即逝,往往要在数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做出决定,根本不容你婉转说话,或考虑话语是否合适。
在能够清晰表达意思的情况下,越简短越好。
通勤车把李海和刘成军送到了飞行简报室,其余参加夜航训练的飞行员已经在里面等候了,当然还有余平平。
今晚的训练同样是刘成军负责组织实施。
刘成军按照训练计划安排部署了今晚的夜航训练,着重讲了几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飞行员们就提着飞行头盔以编组的方式离开了飞行简报室。
飞行简报室里剩下李海和刘成军、余平平三人。
刘成军也干脆,他说,“小李,你按照下午的路线先飞一次,我和余副站长这边看看情况,第二次再进行调整。你有没有问题?”
李海满口答应下来,高难度飞行对他的胃口。
“余副站长?”刘成军问余平平。
余平平想了想,说,“李舰长,到了超低空后,你要确保北斗定位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我要掌握你的实时三维方位。”
“没问题。”李海当然不会有异议。
一般来说,北斗定位系统不会出问题的,别说超低空海面,哪怕是进入隧道的汽车,北斗系统也能够根据目标的速度等情况来确定一个大概的位置,相当精准。
余平平起身,抓起放在桌面上的大功率手持电台,这是他直接和一号站联系的通讯工具,他道,“我这边没问题了。”
刘成军拎起飞行头盔,“小李,咱们走吧。”
二人并肩往外走,跳上通勤车,通勤车朝停机位疾驰,地勤已经完成起飞前的工作在列队等候了。
交接飞机,在交接单上签字,李海向地勤人员敬礼,顺着登机梯爬上07号歼-11B重型制空战机宽大的座舱里,地勤组长帮助李海接上氧气面罩和通讯线路,确认各方面完成之后,朝李海竖起大拇指。
“李舰长,一切顺利。”
“感谢,辛苦!”
地勤组长下来,撤掉登机梯,李海关闭座舱盖,前后左右晃动操纵杆,然后又画起了圆圈,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他很有节奏地扭头看负责观察的地勤,如果活动襟翼有问题,地勤会打手势示意。
准备完毕,李海呼叫塔台,“塔台,洞拐起飞准备完毕。”
今晚在塔台指挥的是何强,他本来今晚要进行夜航训练的,多年以前,全军的航空兵部队就明确要求,军事主官即使部队一把手,也要是部队里最优秀的战斗员,因此,各航空兵部队的师旅团三级军事主官,他们的训练强度比普通飞行员要大得多,惟有此才能锤炼出既能带兵又能打的综合能力。
不过,李海今晚要教海八师技术,何强特意取消了自己的训练,亲自到塔台掌控一切。
那一边,刘成军也准备好了,他要给李海伴飞,今晚安排的是两架战机进行异形机同时起飞。
“洞拐准备好可以推出,注意啊,突防飞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完毕。”何强发出指令后,叮嘱道。
李海推油门杆,重达28吨的歼-11B滑出停机位,朝跑道的起飞位置滑行过去。刘成军操控的03号歼-10AH紧随其后,歼-10AH是海军型,H代表海军,主要是增强了机体的抗腐蚀性。
了解两款战机参数的肯定知道歼-11B比歼-11AH大,前者是重型战机,后者是中型战机,前者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5吨,后者则是接近21吨。
可是,单独看任何两者之一,对两种机型的外形的大小区别是不太清晰的。现在从空中俯瞰两款战机,在后面的歼-10AH足足比膀大腰圆的歼-11B小了两圈,就好比秀才跟着李逵一般。
那直观感受,令人诧异。
海八师用的这批歼-11B占了后来者的优势,装备的是国产的航发,推力更大,而且搭载了全套国产航电系统,与歼-11A和早期的歼-11B不可同日而语。
两机来到跑道起飞位置。
何强手里捏着送话器,看到李海和刘成军就位,下令,“洞三洞拐,计时起飞。”
李海回复过去,扭头看向并着肩的刘成军,很默契地同时推油门杆,踩死了刹车,等到功率上来之后,几乎同时松开刹车,然后把油门杆推到底。
两架战机同时起步,但是很快,歼-10AH的百公里加速性能明显优于歼-11B,尽管人家只有一台发动机。
李海眼睁睁地看着刘成军滑跑了不到四百米,就拉起机头起飞了。要知道,刘成军可是携带了三具副油箱,起飞重量可不小!
而他呢,足足滑跑了了五百多米才能拉起机头。
到底是歼-10啊!
难怪曾经有大量人认为,歼-10才是最适合上舰的机型,加大加重,歼-10的气动布局完虐歼-11。
不过,歼-10AH也有明显的短处——作战半径远不及歼-11B。
李海根本不带副油箱,而且歼-11B也没有配套副油箱,光凭机内足足9吨的燃油就能飞出去四千公里。而刘成军带了三具副油箱之后,才勉勉强强跟得上李海的续航力。
刘成军不带不行啊,否则训练到中途他就得返场加油,一来二去耽误太多时间了。
歼-11系列,空中大长腿是名不虚传的。
李海按照规定的航线中规中矩地飞往任务空域,他得先适应一下夜航,毕竟快三个月没有接触了。刘成军很快靠过来,和他组成双机编队,一方面是观察07号歼-11B的外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另一方面则是近距离拍摄07号歼-11B的机动动作。
找回了感觉之后,李海爬升到中高空,开始全油门加速飞行。很快,地面的人民群众就听到天上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那是战机在高空超音速飞行产生的声音,但是抬头看,却什么都看不到,因为战机在云层之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