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我给玄德当主公

卷 第六百三十七章 出师有名

我给玄德当主公 臊眉耷目 9362 2024-10-16 10:45

  “主公,还请收雷霆之怒!”

  最为冷静的荀彧急忙站了出来。

  今天的他,真的是被刘俭吓到了。

  以往的刘俭,按照荀彧对他的了解,就是再怎么生气,也不可能说出“昏君当诛”这四个字的。

  荀彧的概念里,刘俭不但是有心振兴这个民族,振兴这个王朝,而且一直以来也都是极为尊重天家的。

  但是任何人都有一个底线,而刘俭也不例外。

  刘俭发起怒来,和别人不一样,他既不摔打也不骂人,但是他浑身上下都会散发出一种冰冷的寒意,与他平日里的状态极不相同。

  少时,便见刘俭缓缓的转头看向荀彧。

  “文若觉得我口出狂言,或是我口出妄言,或是我口出不当之言?”

  荀彧说道:“大将军,且收雷霆之怒,当今天子行事却是极为不端,废除新政,更是将大汉王朝的前程即尽毁,我等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但是他如今毕竟还是坐在那个皇位上,还是天子……大将军有些话咱们现在还是不能说的。”

  刘俭缓缓的站起身。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散发出来一种霸者之气。

  平日里那个以仁义为先的刘德然完全不同现在的刘俭。

  现在的他怎么看,都是一个枭雄。

  “文若,你可知道我的志向是什么吗?”

  荀彧听到这儿,顿时面色一正。

  “大将军的志向,是兴旺汉室,兴旺天下,兴旺我神州子民,此乃大将军毕生之志也!”

  刘俭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清楚,我要兴旺的是这个天下,是这个神州,我要兴旺的是我大汉朝内的千万百姓!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兴的是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如果是一位明君,能够使天下兴盛,使汉室升隆,使四方百姓生活安定,那我自然克尽臣节,极力辅佐,助他将大汉朝的天下推向这世间的顶峰。”

  “但若他是一个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万千黎庶的昏君,那就不能怪我要行伊尹,霍光之事了。”

  刘俭的话说到这里,在场的人自然都能够听得明白。

  但凡是有点儿智慧的人,就都能猜到,刘俭这是要行废立之事,他要换皇帝了。

  只见文丑大步流星的站出来,冲着刘俭重重拱手。

  “当今天子姓刘,主公也姓刘,而且主公也是汉室宗亲,位为皇叔。”

  “当今天子德行不正,则大将军取而代之,这有何不可?”

  这一番话,可是说中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

  颜良用力的拍着手,哈哈大笑道:

  “文贤弟所言,放眼当今天下能够拯救寰宇,挽救黎民之人就是大将军!这个天下,也只有大将军当了皇帝,才能够得到长治久安。”

  “我等愿意辅佐大将军登基为帝。”

  “我等愿意辅佐大将军登基呀!”

  “……”

  刘俭手下的一种将领皆是纷纷出言。

  荀彧的脸色在一旁变了一变,他似乎有些话想要说,但是看着一众将领们在此刻群情激愤,却又不好当众直言。

  就见刘俭突然伸出手掌,挡住了众人的话头。

  随后便见他背负着双手,缓缓的走到了厅堂的正中,说道:“我虽有心拯救大汉,但是我刘某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受先帝之厚恩。”

  “先帝留下这个孩子,让我为托孤之臣。”

  “我责任重大!”

  “当今天子虽然不修德政,但是他毕竟是先帝的孩子,我没能帮着先帝教育好这个孩子,没能辅佐当今陛下成为一名贤圣的君王,本来就有愧于先帝。”

  “我若是在这个时候夺取了这孩子的帝位,日后死后下了九泉,又有何面目见先帝?”

  荀彧听刘俭这么说,方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心中暗道,主公果然不愧是主公,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到位的。

  就算是当今天子不修德政,但是刘俭毕竟是刘宏的股肱之臣,而且当年也受到了刘宏的托孤之重。

  就算是刘俭有资格继承帝位,但是若直接从刘辩的手中将皇帝给夺过来,这对于刘俭的声名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

  至少在一些天下人看来,刘俭直接夺取刘辩的帝位,是有负于先帝的托付的,他以叔叔的名位夺了侄儿的江山,这是某种程度上来讲,属于辜负了先帝刘宏对他的信任。

  但是荀彧心中有一个计划。

  虽然是费点周折,但是最终依旧是让刘俭能够成为大汉朝的皇帝,成为大汉朝的最高掌权人。

  那就是让刘俭先扶持刘宏的二儿子刘协上位。

  在荀彧看来,刘宏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辩如今已经用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成器的皇帝,不能接受大汉朝的江山。

  而身为皇叔的刘俭,在废掉了刘辩之后,如果将刘宏的二儿子刘协扶持上的皇位,那就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刘俭如此做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大汉天下。

  而且,他也顾念到了他与刘宏的君臣之情,没有做忘恩负义的事儿。

  一个儿子继承不了家业,那就由叔叔扶持另一个儿子来继承家业,这天下还能有人说的出什么吗?

  而等数年之后,事实证明,刘宏的第二个儿子也不行,也没有能力来操持这份家业,那刘俭到时候以叔叔的名义替刘宏来操持这份家业,天下人又能说得出什么呢?

  毕竟刘俭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让你的两个儿子都上位试验过了,但是你两个儿子都不行,那就只能证明你家的这份根骨不行。

  是天要大汉易主,而不是人啊。

  这样做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对于刘俭的声名以及他日后对大汉王朝的统治力,毫无疑问,都是最好的方式。

  虽然荀彧心中有这么一个计划,但是他却不敢保证刘俭会不会急功近利,直接就从刘辩的手中将皇位拿过来。

  若是刘俭真的这么急功近利,荀彧虽然也觉得没有问题,但感觉总是差了一点什么。

  但是如今听他对在场一众诸将做了解释,荀彧这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

  看来,他的主公还是当年与他相见时的那位主公,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颜良、文丑等武将见刘俭不愿意当皇帝,不由感到很是惋惜。

  他们刚想要再行劝谏,就听荀彧说道。

  “主公行事光明磊落,顾念先帝的托孤之重,如此行事可谓仁至义尽,天下望族黎庶,无人不心存佩服,从此以后,天下何人敢质疑主公的仁德与忠义?”

  “末吏荀彧愿对主公誓死效忠。”

  说罢,就见荀彧跪倒在地,对刘俭行之以大礼。

  贾诩慢悠悠的站了起来,也说道:

  “主公仁德,虽尧舜所不及,贾诩愿对主公效死,此生心志不变。”

  眼见这两个人对刘俭说出了这番话,其他的众将虽然在有劝谏之心,但也不能张嘴了,毕竟这两个人如今可以说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是他的心腹智囊。

  他们两个人都这么表态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发出相左的意见。

  于是便见在场的诸将纷纷向着刘俭跪下说道:

  “我等愿以主公为先,一切遵从主公的吩咐。“

  大汉天子的未来,就在这三言两语之间定了下来。

  或许在长安城中的刘辩万万想不到,他被废的命运从这时候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注定。

  刘俭来回看着众人:“下一步你们觉得我应该如何?”

  荀彧心中已经有了筹划,但他并没有着急说话,而是侧目看向了一旁的贾诩。

  让他颇为惊讶的是,贾诩现在也正扭着头看着他,同时脸上也挂着一丝微笑。

  这两个人真都是彼此谦让的紧。

  荀彧和贾诩的状态自然是落在了刘俭的眼中。

  刘俭当即对贾诩说道:“文和年长,可由文和先说。”

  “诺。”

  贾诩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对刘俭恭敬的说道:

  “依照老夫对王允、杨彪等人的推断,天子既然答应废除了新政,那就等于跟他们站在了同一个阵营,而大将军则是处于他们的对立面上。”

  “王允、杨彪等人乃是旧有公卿阀阅势力的代表,他们与袁绍是穿一条裤子的。”

  “昔日的公卿阀阅则是掌握天下舆论之权,依照老夫看来,他们一定会开始联合各地郡望,在各地散布舆论,将司州和雍州的叛乱全部归结到新政上,而彻底落实新政的主公与董卓则必然会成为他们的攻击目标。”

  “依照老夫推论,军事上,他们会让袁绍在司州与大将军周旋,拖住大将军,政治上,他们则是会立刻以天子的名义下令,令大将军即刻退军,同时令大将军在河北立刻废除新政,”

  “大将军若是同意了,则新政从此在大汉朝的天下不复存在。”

  “大将军若是不同意,他们就会将天下大乱、叛军四起的名头归到大将军头上,同时还会给大将军安一个反叛的头衔。”

  “如今天子既然站在他们这一边,大将军在政治立场上并不占优势,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即刻想一个噱头,能够与天子的名义相抗衡。”

  “可是这个名义,恕老夫愚钝,由于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老夫一时间不能思之。”

  说到这儿,贾诩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荀彧,说道:“文若先生心中比较犹豫踌躇的,想必也是这一点吧,不然恐怕你早就向大将军谏言了。”

  荀彧闻言笑了笑,说道:“是啊,我们原先都是以尊护朝廷的名义出兵行事的,如今朝廷成了咱们的对立面,让我一时之间想一个可以对抗朝廷的名头,我还真是有些犹豫。”

  刘俭很是淡然的说道:“这名头也不是很难想嘛,其实《公羊传,定公十三年》之中,不就是有一句话早就给我们做好了先例吗?”

  荀彧听到事儿,心头不由一阵苦闷。

  “主公所言的莫不是想以清君侧为由,然后出兵朝廷,直接攻下长安?”

  刘俭淡淡的说道:“若是不以清君侧为名,又有什么理由能够最为合适呢?”

  荀彧听到这儿,不由有些犹豫。

  也难怪他犹豫。

  景帝时期,在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下,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开始对地方进行了削权,《削藩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

  但是连带的后果就是爆发了赫赫有名的七国之乱。

  而七国之乱的结果……整个大汉朝的人自然都是知道的。

  这是在大汉王朝之内,唯一一次以清君侧名义发动的中央与地方的冲突之乱。

  但结果毫无疑问是打着清君策名义的七王失败了。

  如今,刘俭又再次准备打出清君策的名义,这让荀彧感到有些不适,至少这个名头在他看来多少有些不吉利。

  刘俭是明白荀彧的想法的。

  他笑着对众人说道:“今日时局与孝景皇帝时期的时局截然不同,当今天子非是景帝,王允、杨彪等人也不晁错,而我更非七王之流。”

  “清君侧的名义有不有用,不在天子,而在于我。”

  “时势的走向更不是杨王允和杨彪能够掌控。”

  “文若,难道有我在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荀彧听到这儿,心中巨震。

  他看着刘俭自信的容貌,心中也随即升起了几分豪气。

  “主公此言,正应今日之时局,现在与当年景帝之时比,自然是截然不同。”

  “主公非等闲之辈,我等又何须过分担心呢?”

  刘俭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贾诩。

  “王允和杨彪等人要打舆论战,那我们也不可能输给他们!校事府的全部资源都可以用上,文和,无论如何,你也要打赢这场舆论战。”

  “从现在开始,你就一门心思在大汉诸郡为我造势,与王允他们在政治、舆论上争锋争雄。”

  贾诩一听到这,顿时精神头一振。

  “既是大将军的嘱托,老朽一定拼尽全力,定然不辜负大将军之所望。”

  “不过,老朽还有一条计策,想要献给大将军。”

  一听贾诩有计策要献,刘俭急忙说道。

  “文和,有话请直说。”

  贾诩似乎有些犹豫,毕竟在场的人似乎有点多。

  刘俭似乎能够看明白贾诩的心意。

  “今日姑且散帐,诸公且下去整顿兵马,准备随时与袁绍交战。”

  “诺。”

  在诸将下去之后,刘俭单独把荀彧和贾诩留了下来。

  “文和,有什么话你现在可以说了?”

  “大将军,有关于长安之事,您似乎还忘了几个人呢?”

  “谁?”

  贾诩缓缓开口说出了四个名字。

  “牛辅,吕布,李傕,郭汜。”

  这四个名字一说出来,一旁的荀彧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而荀彧看向贾诩的目光,似乎也有了几分恐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