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千古苒苒

卷一:史前时代 第三章 五帝:尧舜禹

千古苒苒 远止浮游 5530 2024-10-16 10:44

  (九)五帝之三:尧

  尧,生卒年不详,姓伊祁,号放勋,五帝之一。

  前面已经说过了尧的来历,尧被封到偏远的唐后,励精图治,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威名远播,成为全民偶像了,很多其他部族的首领在处理政务方面都要咨询尧,挚也算识相,觉得自己治理不好国家,就带着自己的官员到唐,要把首领的位子让给尧,尧也是个痛快人,丝毫没有推辞,于是乎两兄弟弄了一个隆重的权力交接仪式,这就是“禅让”。

  尧帝据说是一表人才,为人仁德宽厚,在位时深受百姓爱戴,也不再赘述了,反正是个英明的帝王,下面说一下他的主要功绩。尧和前面的帝王一样,也是个天文死忠,他命令羲氏、和氏制订历法,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定366天为一年,每三年为一个闰月,真不简单啊,这么早就能大致算出地球公转周期了。有了这个历法,农业的发展更加突飞猛进。除了历法,据说尧帝还发明了酿酒和围棋。

  尧帝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的禅让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尧在位时间也很久,长达70年,当他老了,感觉是时候挑选一位继任者了,但他一直对的他的儿子丹朱不来电,觉得他能力不够,于是和四岳(相传为共工后代,是当时的政要)商议,四岳就把舜推荐给了尧,舜的事迹就接下来再说。这个美其名曰的“禅让”也是有很多内幕可以扒的,具体的在下一篇中叙述。

  引用一下《史记·五帝本纪》对尧帝的总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反正就是吹上天。

  番外篇

  后羿射日

  其实后羿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尧帝时期的射日英雄是大羿,是当时的射师,老婆就是嫦娥。大羿被帝尧封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从小就擅长射箭。后羿是夏代有穷国君主,也是个神射手,以致于后世将二人的事迹混淆,到现在已经是众说纷纭了。

  后羿射日是神话传说,话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民不聊生,尧帝就请来大羿,大羿一气呵成,连射九日,于是世界又恢复了和平。

  但是我不是说神话的,后羿射日其实是有来源的。蚩尤死后,东夷集团豪强纷起,四分五裂,尧帝有点慌了,就找来了同是东夷人的大羿,然后不知道给了他多少好处,让他去暗杀东夷各豪强的领主。所以可以推测,后羿射日的“九日”,应该是代指当时被大羿暗杀掉的东夷列强的首领。

  完成了“射日”的壮举后,有一位华夏族的少年叫做逢蒙,他跟随大羿学习射箭,学成后,官方说法是他为了独步武林,心心念念想除掉大羿,于是在一次打猎时趁大羿没有防备,用木棍打死了大羿。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可能是最早的案例了。但是逢蒙是否是受人指使的已无从考究,就当我瞎猜的吧,反正本来这本书就是不靠谱的历史小纪。

  (十)五帝之四:舜

  舜,生卒年不详,姚姓,妫(gu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五帝之一。相传舜的外貌并不起眼,反而有点矮,有点胖,就像冬瓜,《史记》载,舜的父亲“瞽(gǔ)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还在玩这种套路吗)

  舜其实也是黄帝的后代,是高阳帝的六世孙,穷蝉的五世孙,只不过从穷蝉的下一辈开始,舜的家族一直都是小老百姓,没有再当过领主。据说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而舜生下来的时候一个眼睛里竟有两个瞳孔(不要见怪,这就是现在的多瞳症)。瞽叟气的不行,老子一个都没有,你竟然有四个,再加之舜来路不明,所以他很讨厌舜。

  舜年幼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老爹于是又娶了一个,并生下来一个儿子,名叫象。于是乎,悲惨的生活开始了,舜一个人要抗他爹,他后妈,他弟弟的三重虐待,要不是他肉,估计早就没命了。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舜做到了生活若待人凉薄,不妨报之以梨涡,他仍对父母敬重,关爱弟弟,平常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都忍着,有危险就跑,可以说是精准控制血量。这使得他仁义的名声广为传播。

  舜长大后自己出来游历,他到历山种田,当地的人就不再争夺田界。因为舜仁义的名声很大,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就形成了一个小村落。所以在尧帝要选继承人的时候,四岳就向尧帝推选了舜。因为舜又是东夷人,尧帝觉得如果拉拢了舜,那治理起东夷不就是个easygame了吗。尧帝光听四岳说,还是不放心的,于是就派出了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去考察舜,考察的方式呢,就是给舜当老婆,密切考察他,婚礼费用都由尧出,还倒贴了好多嫁妆。竟然还有这种操作?于是舜逐渐就迈向了人生巅峰。

  成婚后,舜带着两个老婆回到老家。不知道舜的爸妈是怎么想的,这时候还是一心想着把舜害死,估计是象弟弟看上了娥皇和女英吧。于是后来他们骗舜上房顶,在下面用火烧,骗舜下水井,在上面用石头砸,但是舜可是著名的EM大师,几次折腾,舜都安然无恙,他家人也就死心了,而舜对他们仍然是敬爱有加。娥皇和女英回到尧帝旁边把这些事迹告诉尧,除了他的两个女儿,尧帝还派了他的九个儿子潜伏在舜家旁边观察舜的一举一动,他的儿子回来后,也如实上报,并且受到舜的感染,对尧帝更加孝顺。如此一来,尧帝对舜放心了,不久之后便把首领之位禅让给舜,自己就去享清福去了,据说退位后还活了二十八年,可真够长寿的。

  故事总是圆满的,真相却总是残酷的。尧帝的“禅让”,其实就是被迫退休。要知道权力这个东西,最容易让人上头。舜进入到唐尧政府的领导班子里后,由于深得尧帝信任,他经常代表尧帝到西方出巡,因此威望也越来越盛。随着权力的膨胀,舜开始慢慢地经营起自己的一套班子,并且“驱四凶”,“四凶”即共工、驩(huān)兜、鲧(gǔn)(大禹的父亲)、三苗,都是尧帝时期各大部族的首领,随便找了些由头,尧帝非常信任舜,同意让舜将他们流放(三苗是直接死的),估计后来他的肠子都要悔青。再加上尧帝之前任用鲧治水不利,威望下降不少,很多老百姓都开始粉舜了,就这样,尧帝慢慢被架空。

  尧帝被架空,和舜的关系也开始变差,从“许由洗耳”的典故中可以反映出来。故事是这样的,许由是个贤人隐士,尧帝有次找到他,要传位给他,许由听说后,坚决推辞,然后还说脏了自己的耳朵,要去洗一下。其实许由明白,当时已经是由舜主事了,尧帝再这么一弄,不是摆明了在坑他嘛。尧帝总是这么出去嚷嚷着要传位给别人搞得舜很不开心,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尧只好被迫退休在家,然后“禅让”于舜。

  西晋时期的《竹书纪年》,由于颠覆了很多传统说法,所以关于其真实性一直是争论不休的,之后还有很多猛料也来自于这本书。关于禅让这个事情,严谨的法家代表韩非曾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韩非子·说疑》)。这是对禅让赤裸裸的打脸。而韩非曾经的老师,出自儒家的荀子,也曾说过“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荀子·正论》)。汉献帝被迫禅让于曹丕时,曹丕更是感慨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不过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在后来世袭模式下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古代社会的模式,认为抹黑禅让的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觉得当时的社会是能人社会,有才能,会领导的人自然会赢得百姓的爱戴,首领的位置也是能者居之。历史就是这么有趣,真真假假又有谁敢百分百的断定。过度的腹黑阴谋论我不认可,过于理想化的禅让也不合常理,总之我认为,禅让是经过美化的权力转移过程。

  尧帝死后,舜之后又把位子禅让给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当了三年的首领,但是众部族都不鸟丹朱,大事小事还是来找舜,于是舜半推半就,顺应了民意,成为了新一代首领。

  这次权力的交接虽然不那么愉快,但是我认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舜从小在家备受欺辱,是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政治手段比较强硬。但当时尧帝因为治水不利,威望已经岌岌可危,也许是为了天下苍生,也许是为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舜最后夺了尧帝的权。可能舜从道义上来说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尧帝于舜有大恩大德,但是时势造英雄,应该是说天选择了舜。

  舜上位后,制订刑罚,完善政治体系,治理华夏井井有条,反正就是英明的君主,形容词就那几个,我也不赘述了,总之人类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切欣欣向荣。后来死因成迷,就不再深究了。

  舜以孝为本,为人品德高尚,深受后世儒家推崇,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十一)五帝之五:大禹

  大禹,生卒年不详,姓姒,名文命,是鲧的儿子,也是高阳帝的后裔,具体几世尚有争论。鲧就是治水不利被舜流放的那个,他也是牛气的,被流放以后修了城池搞独立(看来是用错了地方,不应该让他去治水的,应该让他当一建集团的总工程师),舜也干脆,二话不说直接讨伐了鲧,然后把他处死了。本来大禹也难逃一劫的,但他想起自己的治水理论还无处发挥,就向舜提出了几个治水的建议,舜觉得,诶哟,不错哦,那就让小伙子你去接替你爹当水利部部长吧。

  大禹知道,自己能保住命,是因为当时洪水泛滥,舜也无计可施,如果自己治理不好水患,怕也是要人头落地。所以大禹拼命工作,便有了后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当时的“治水办”还有几位重要人物,子契、后稷,这两位前面介绍过了,一个是商的始祖,一个是周的始祖,还有一位叫伯益(高阳帝曾孙),是秦的始祖。在四人的通力合作下,大禹总结了父亲失败的原因,决定以“疏”代替“堵”,经过十来年的勤恳工作,中原地区的水患终于消除,百姓安居乐业。由于在治水的历程中大禹走遍了中原,故而治水成功后声望超高,成了全民的爱豆。

  大禹在治水的历程中累积了大量的人脉,再加上他治水成功,救民于水火,声望之盛,甚至盖过了年老的舜帝。舜后来想玩和尧帝一样的把戏,就是先后找到两位贤人隐士要传位给他们,“石户之友”和“北人无择”,他们两位哪敢接这烫手山芋,纷纷表示这个锅,我不背。而据说舜的儿子商均也是个低能儿,所以舜理所当然地传位给大禹。可怜的丹朱和商均,也许并不是真的傻,而是为了体现“禅让”的英明,白白被扣上了无能的帽子。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大禹夺舜的权和舜夺尧的权如出一辙。

  所以我说禅让是经过美化的权力转移,但是前篇说道了,这也上天的选择,和达尔文说的“优胜劣汰”差不多的道理。大禹即位后,也同样励精图治,也不多嘴了,英明的帝王都是相似的。最值得说的一点是从大禹开始,慢慢有了国家的雏形,大禹也为夏打下了基础。当时大禹虽然心里想着世袭,表面上面子挂不住,就选了当时“治水办”的二把手伯益作为“太子”,另外两位仁兄深谙帝王之心,已经纷纷到了自己的封地低调行事。尽管选了替补,大禹私下还是有意培养儿子启的势力。讲到这里,史前时代也差不多结束了,照例给大禹做个评价。

  大禹治水这个功劳就够吹一辈子了,然后也是夏的实际创造者,作为首领也尽心尽责,推动了社会发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