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421章动怒,考验
“下官知晓该如何做了。”
见对方这般懂事,霍元吉也是点点头,“既如此,之后离开时,本王会让燕三带领一支万人虎豹骑跟随前往文县。”
“以文县为中心,每队千人朝着文县的四周分散开来。”
“想在要不了多长时间,文县周遭便就再也不会出现匪患了。”
噗通……
闻声,张学忠直接对霍元吉跪下,右手压左手,将手背贴在父母之上,躬身叩拜。
“多谢王爷。”
“下官带文县百姓多谢秦王。”
见对方这般认真,霍元吉连忙摆手道:“行了行了,赶紧起来吧。”
“这也就是为了百姓,你若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前来,别说借兵了,本王不把你法办就不错了。”
“额……”
虽然听着是这么个理儿,可越品越觉得有点儿难受。
起身,站定,内心激动非常。
以前隔段时间便有百姓富商前去报官,说被打劫什么的。
如今有霍元吉的帮助,之后再也不用为匪患之事而发愁了,下一刻内心的喜悦便止都止不住。
“哦,对了。”
上位,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看向张中学道:“可有官员前来文县建立学堂一事?”
没错,这段时间光顾着修建孤城了,倒是忘了问张学忠建立学堂的事情。
按理说,很长的时间,这里应该已经知道并且修建上了才对。
那么多钱财,就是将整个大汉能修建学堂的地方都修建完毕,估计都花不完。
然而,张中学听到这话却一脸疑惑,好似并不知此事一样。
“怎么,还未修建?”
“不……”
看着对方面色阴沉,张中学微微一怔,连忙开口道:“王爷,下官并未收到修建学堂一事。”
“什么?”
“你确定你没收到上面下达的命令?”霍元吉不死心的再次询问。
“没有。”
张中学想都没想便开口回应起来,“下官乃文县之长,若上面下达命令,下官岂能不知晓。”
“且,修建学堂这种好事,若真下达,下官自然请尽全力做到最好的。”
没有继续回应,就这样仔细端详着张学忠,许久过后,长叹道:“没想到,各地竟然还有那种不要命的。”
“建立学堂一事刻不容缓,那些人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想到那些贪婪的人,霍元吉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若是其他事情,或许贪也就贪了,可这件事是他主张实行的,且是大汉未来的发展方针。
原本以为地方会因为这件事而选择乖乖听话,没想到…
是他想当然了。
“燕二”
踏踏踏………
脚步声响起,燕二从门外走了进来,“王爷。”
看着对方,沉声道:“让锦衣卫传信给贾诩,告诉他,彻查地方未曾动工修建学堂之地。”
“但凡贪污了修建款项的官员,不管背景如何,不管官员发现,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将其贪污官员的家眷一并关押,待审理后在行处决。”
“抄家所得,皆上缴国库。”
“这一次,就算其中牵扯皇亲国戚,都不好使。”
一旁,张中学听到这话后,内心一惊,不过想想对方的身份,想想对方手中之兵卒。
嗯…没事儿了。
谁让人家实力强大。
燕二闻声,连忙点头应声,“是,王爷,属下这便去通知附近的锦衣卫。”
说罢,燕二转身便要离开。
“哦,对了。”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燕二的身体一顿,转身看向霍元吉。
“让锦衣卫莫要将本王在此的消息告知任何人,贾诩也不行。”
“是,王爷。”
燕二回应一声,抬头看向霍元吉,迟疑道:“王爷…可…还有要交代的?”
“没了,去吧。”摆摆手,让其退下。
“是,属下告退。”
这一次,燕二彻底离开了王府朝着城外而去。
而张中学,此刻额头生出一抹细汗,他能想象到因为自己的一时多言,可能会造成多大的动荡。
“燕四。”
踏踏踏……
话毕,燕四从门外走了进来,拱手道:“王爷。”
“去府库之中拿出七千两银交给张中学张县令。”霍元吉开口道。
“是。”
燕四得令,直接转身离去。
霍元吉重新将目光聚焦在张中学身上,“七千两银用来修建学堂,可够用?”
“七千……”
“够用够用够用。”
张中学连连点头,语气甚至因为这七千两银而变得急促起来。
七千两,修建一个学堂来说绰绰有余,甚至多余的银,完全可以将城中一些破损的公共设施重新翻新一遍了。
想到对方的铁血手段,张中学收起内心的激动,拱手道:“王爷,修建学堂用不了七千两银,所以还是…”
“本王知道。”
抬手制止对方继续道:“刚才你也听说了。”
“陛下下令,要在州,郡,县,乡等多地修建学堂,且要修建最好的那种,以此来供给孩童启能,识字,学礼。”
“七千两,尽快落实下去。”
“最多两个月,本王要看到这七千两银落实的结果。”
“当然…”
说到此处,话音一顿,笑着道:“若将你治下所有全部完成,那剩下的银,本王便就交给你自己处理了。”
“无论你是翻新衙门,又或者是怎么样的,本王一概不管。”
“如何?”
原本打消的念头,在这一刻重新滋生起来。
目光聚焦在对方身上,认真道:“王爷确定吗?”
“当然。”
“本王可是大汉的秦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要你能完成本王交给你的任务。”
“好。”
张中学大喝一声,“既如此,那下官必定保证,定将修建学堂的质量做到最好。”
“两个月绝对能够交付。”
见对方如此,嘴角微微上扬,内心不由对张中学满意起来。
这可不仅仅是交给对方的任务,更是他对张中学的考验。
若对方真能将此事做到最好,那这个人便可以重用一下。
若是最后完成的稍微差了一些,那只能说对方握不住这份机缘,最终只能待在这文县之中,继续当他的县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