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我父刘玄德

入主徐州 第316章 进抵无锡

我父刘玄德 网文老大爷 10052 2024-10-16 10:30

  在原来的历史上,孙策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做的决定也是如此。

  在孙策的眼里,他并不知道周瑜南下宛陵,已经到了他侧翼的大后方。

  孙策眼中的战局,唯一同历史上不一样的,就是刘封已经赶着他的屁股,追到了曲阿,同时还拿下了毗陵。

  但刘封在攻下曲阿之后,仅仅只派出了数千人进驻毗陵,后续兵力一直待在曲阿没有动弹,这一点很惹人生疑。

  孙策判断,刘封应该是缺粮了。

  不是说徐州拿不出粮食了,而是没能及时补充到前线,这迫使刘封空有兵力,却没法直驱无锡城下。

  因此,孙策当即就否决了军中回师北上,救援吴北的建议。

  好在支持这个建议的大部分都是吴郡北部新投靠的豪强,在军中比较弱势,也没有一个像样的领袖,不足为虑。

  反倒是先攻打严白虎这一派声势浩大。

  毫不夸张的说,从程普到黄盖、韩当,乃至于陈武、吕岱,也都是这一派意见的持有者。

  反而是孙策本人成了少数派。

  这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孙军大佬支持先解决严白虎,恰恰证明了这才是合理的用兵之法,反倒是先打固陵的孙策用的是险计,一旦失败,将会大伤筋骨。

  事实上原本时空中,孙策就是顿兵于固陵城下,发动了多次猛烈的攻势,却始终突破不了固陵,由此也可见王朗之能得人。

  王朗并不懂兵,唯得人心,能让士卒豪强为其效死力罢了。

  同时,固陵也集中了几乎大部分王朗的支持者,以及整个会稽郡中有战略眼光,知道唇亡齿寒的士族豪强。

  一旦固陵失守,会稽其他地方并非没有其他武力,但这些武力却是不受王朗控制的了。

  “伯符,南下先打固陵实在太险,万一顿兵城下,严白虎出乌程,不需拿下由拳,只要他分兵袭扰我等补给,我军恐难免要大败一场啊。”

  饶是程普越来越尊重孙策,但他还是固执己见,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孙策把部队带入绝境之中。

  黄盖也忍不住支持道:“伯符,程都尉所言确实是一心为公。”

  孙策回头冷冷的看了两人一眼,迫使程普和黄盖不得不低下了脑袋。

  直到这时,孙策才继续开口道:“诸君所言,自是不错。”

  程普、黄盖等人俱是一松,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见孙策继续说了下去。

  “只可惜诸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孙策虎目扫过堂中众将,口中继续道:“严氏兄弟,盗贼尔,并无大志,虽各自聚众万人,盘踞山岗,却不思进取,其人最终也只会为我所擒。”

  “王朗,徐州高门子弟,虽未必识得兵法,却能善纳谏言。”

  孙策的手在固陵点了点:“此间已聚会稽大军万余精锐,若是我等西去,固陵上策可袭扰我军后勤,威胁由拳。下策可直取乌程,汇合严氏贼寇与我决战。”

  “反之,若是我们南下先打王朗,严氏兄弟必定只会做壁上观,而绝不会出兵袭扰我军,更不可能出兵南下,救援固陵了。”

  孙策说的其实很有道理,而且后来局势的变化也的确印证了他的猜测。

  严白虎的的确确守在巢穴不敢出动,坐观王朗兵败被擒,孙军挥师北上,好整以暇的来犯乌程。

  可程普、黄盖等人虽然承认孙策的推断有些道理,但就凭猜测,把两万精锐扔到固陵城下赌严氏兄弟不会出兵?

  程普、黄盖如何能接受得了。

  看见程普、黄盖还想要反对,孙策却是态度极其强硬的直接镇压了下来。

  “好了,多说无益,就按我说的去办吧。”

  孙策当即做出决断,发号施令道:“由拳县城就请程都尉与黄司马留守,若是严白虎敢出战,君只需守五日,我必赶回。”

  历史上的曲阿赏功变成了吴县赏功,不过程普依旧被嘉奖,得以自领部曲两千人,黄盖则有部曲五百人,合计两千五百人。

  孙策则自带剩下的两万余大军南下,汇合朱治一起突破固陵防线。

  孙策一如既往的做出了和原时空中一样的决定,只是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周瑜已经到了宛陵。

  ********

  坐镇曲阿县城的刘封终于等到了后续的增援。

  不但从广陵乃是徐州经丹徒、曲阿至毗陵的水路粮道彻底打通,粮食源源不断的输送了过来。

  同时,隔壁句容的粮食也从陆路送往曲阿,救了刘封的一时之急。

  此外,周泰、董袭的水军也在扩编整训之后,增援江东,同时抵达的还有赵云所部六千人,随后还有太史慈带领的徐晃所部万人也将陆续抵达。

  如此一来,刘封此时在吴郡北部集结的兵力就已经高达五万之众。

  此时,刘封收到了来自宛陵的周瑜传书,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周瑜所了解的吴南情报,并为刘封一一列举。

  刘封看完之后,这一次没有叫上众人,只把赵云、贾逵、高顺三个人喊了过来。

  如今身在曲阿的众将之中,唯有他们三人,具有不错的战略眼光以及谋略水平。

  将周瑜汇报来的情况叙说了一遍,随后刘封就询问起了三将的看法。

  三人之中,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自然是赵云,因此贾逵、高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他。

  只是赵云眉头紧皱,显然暂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随后贾逵了眼高顺,见对方也没有要发言的意思,于是他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开口了。

  “将军,在逵看来,此乃天赐良机!当即可增兵宛陵。”

  贾逵先声夺人,直接定性这是一个大好良机。

  “将军,吴南虽乱,堪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究其本质,却是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鄣之敌和由拳之敌,为乌程所一截为二,此间消息传递,必然大受其困,我等正可增兵宛陵,若是能一举拿下故鄣,收复乌程,则南北对进之势大成,孙策将首尾难顾也。”

  说实话,从北路一路平推,打的都是硬仗,即便有刘封苦心研制的攻城武器辅助,但只要守军战斗意志足够坚决,一样会给刘封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贾逵从小就跟贾习修习兵法,用兵堂堂正正,但本能的也对打呆仗颇为反感。

  宛陵此时出现战机,贾逵自然极力推荐。

  贾逵说完之后,高顺点点头,也开口赞同道:“将军,我观周、蒋、董、甘四位将军治军严谨,水军士卒乐于为其效命。此时正是水军将士用命之时。若是水军能够成功控制住震泽(即后世太湖),故鄣就会被我军彻底孤立,同时我们南北二线也能立刻打通联系。”

  句容、曲阿、毗陵三县在太湖以北,而故鄣、乌程恰好就在太湖以南。

  此时的太湖中也没有大船,这对于小船居多的徐州水军相当有优势。

  一旦徐州水军控制了太湖,那么南线自宛陵出发的徐州军无疑会多出了一条补给线,将会大大减轻宛陵的这一路后勤压力,从而让周瑜等人用兵得到更大的解放。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单靠宛陵这一路后勤补给的话,则必须要从陆地运输,从宛陵到故鄣就有四百多里地,这个距离陆地运输的消耗还不算太夸张,哪怕单独以宛陵的储粮、民夫和运输力也都足以支撑。

  可后续如果还要继续攻打乌程,那这多出来的两百多里地所带来的压力,可不仅仅是一倍的困难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太湖被徐州水师所掌控,不但北线可以用船运的方式直接给南线军队补充军粮。

  宛陵这边也可以放弃陆路运输,改走水路,沿冷水北上入溧水,然后在阳羡进太湖,这可比走山路运粮轻松太多了。

  阳羡即是后世的宜兴,这时候的阳羡还是沿湖城市,邻太湖而建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走这一条路的话,刘封军甚至可以直接绕开故鄣,直扑乌程,因为阳羡到乌程之间,是有官道直达的。

  有这么多的好处,也难怪贾逵和高顺会如此激动了。

  “叔父如何看?”

  刘封心中早已有想法,如今贾逵和高顺的建议更坚定了他的决定。

  不过在最终做出决定前,他还想听听赵云的看法。

  “可行!”

  赵云斩钉截铁道:“我刚算了一下,如果有溧水为依托,可增兵五至六千人。”

  “可增兵一万。”

  刘封笑着补充道:“叔父,后续我还可以传令厉阳,让厉阳水师与牛渚水师一起行动,自牛渚运粮,于芜口入溧水,直驱阳羡。故鄣何如阳羡,可令周瑜直接弃故鄣而就阳羡,然后直逼乌程。”

  赵云三人先吃了一惊,随后仔细想了想,又不得不承认刘封这个方案的确是最佳方案。

  这等于是甩开了七八百里地的山路,后勤又全是水路,还能避开了一场攻城战。

  如果再大胆一些,甚至根本无须理会乌程这些人,直接绕过乌程就行。

  反正后勤走的是水路,也不怕乌程的严白虎、王晟他们切断补给。

  如此一来,孙策说不定都会被周瑜打一个措手不及。

  商议妥当,刘封立刻回书周瑜,令张英所部留守宛陵,并负责后勤事务,同时让周瑜掉头北上,沿溧水前往阳羡。

  同时,刘封还派遣滕耽前往阳羡说降,若是阳羡肯降,可保阳羡官吏豪强各司其位,不与改换,若是阳羡敢于抵抗,凡抵抗者,剥夺一切家产。

  紧接着,刘封又传书厉阳、牛渚,准备开辟新的补给线,这项任务交给了滕胄,请他立刻赶赴牛渚。

  此外,刘封还传书后续的太史慈、徐晃两部,命令他们在厉阳登船,发厉阳民夫三千人,前往芜口,汇合周瑜一起前往阳羡。

  最后,在命令周泰等水军入太湖,争夺太湖控制权后,刘封亲自点起大军,南下毗陵,准备进抵无锡。

  等了这么久,一方面是等待南线的消息,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粮食。

  如今南线已经完成了调整,粮食也已经储备充足,也是时候出兵了。

  刘封以潘璋所部四千人留守句容、曲阿、丹徒、毗陵四县,只是抽调走了铁甲士所部两千人。

  这次出兵,以赵云、徐盛、贾逵、高顺、樊能、赵凡、于兹、以及一万一千笮融旧部和自吴郡、丹阳北部县邑所调集的八千民夫,共计四万八千人,诈称二十万大军,直逼无锡。

  无锡斥候只看见刘封军所部大军连绵不绝,旗帜如云,鼓声如雷,知道刘封军是大军启动了,刚开始时还想要靠近观察,却被刘封军的斥候设计坑杀了不少。

  在马匹上的优势,使得吴郡斥候屡屡吃瘪。

  几天功夫,竟然已经战死了二三十人。

  这些可都是精明强悍,经验丰富的斥候,平时就是死上几个,都够徐琨心疼的了。

  可现在死了这么多了,徐琨却还是铁青着脸要他们查清楚刘封大军的人数和番号。

  对于刘封军号称的二十万,徐琨自然是不信的,可这规模却是必定小不了了。

  徐琨必须要知道更多的情况,而且他身后的吴景也是如此。

  只可惜的是,即便徐琨所部的斥候很是英勇机智,但最后得到的消息依旧少的可怜,只是探明了刘封所部人数在四到五万人之间,有赵、徐、高等将领,刘封亲自督军。

  除此以外,兵力构成,将领性格等等信息,他们最清楚的可能就是樊能了。

  第八天午时,刘封大军来到了无锡城下。

  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不慢,可谓是中规中矩,日行三十里的典范。

  徐琨本来还想着趁刘封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的时候突袭一下。

  可刘封根本不靠近,甚至连耀武扬威的举动都没有,隔了整整五里地就安营扎寨了,倒是让徐琨看的目瞪口呆。

  这也未免太谨慎了吧。

  刘封令徐盛为前营,赵云左营,贾逵右营,赵凡领于兹为后营,刘封领许褚千人亲卫,潘璋铁甲士营、高顺所部和笮融余部为中军。

  徐琨领着徐逸、朱潮、孙河等诸将登城观看,只见刘封军军容整齐,旗帜鲜明,各部井井有条,扎营动作按部就班,一副强军的模样。

  不只是徐琨看的眉头紧皱,他麾下诸将也很是震惊。

  刘封大举来袭的消息已经传回了吴县,吴景也送来了消息,让他们坚守不出。

  同时,还抓紧又送来了一批军械粮草,为他们补充实力。

  不过援军却是没有了。

  对此,徐琨等人只有感激,却无不满。

  无锡城池坚固,依山傍水,确实是座坚城,可如今的无锡却并不大,内里驻扎一万人就已经有些拥挤了,继续增兵,意义不大。

  反倒是军械物资这些东西,在攻防战中消耗必然巨大,反而最得徐琨等人重视。

  “诸将,如今敌军已至城下,我等如何应对?”

  徐琨看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刘军大营,询问起身边众人来。

  不论是徐逸,还是朱潮,都是打老了仗了,而且都是智勇双全的将领。

  就拿徐毅举例子,他日后可是和吕范两个人一起从海路奇袭海西,大败陈瑀,阵斩陈家大将陈牧,掠数千人还江东。

  这数千人里,可都是陈家的精华。

  日后陈家没落,除了陈登英年早逝之外,与这件事也有莫大的关系。

  孙河则比徐毅还要优秀,他如今虽然位在朱潮之下,但他后来却成功的当到了庐江太守,是宗室将领中很得孙策、孙权器重喜爱的一位。

  可惜后来也是死于阴谋,不然必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眼见徐琨问话,在场诸将虽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却也一时之间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刘封军人多势众也就罢了,下寨时还非常谨慎,不但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甚至还特地派出了遮蔽部队,其中光是骑卒就有三百骑之多。

  徐琨所部凑一块估计也就两百骑,机动力就远不如对方。

  “将军,眼下观之,城外之寨压力甚大,是否增兵少许?”

  最后还是徐逸先开了口,他是徐琨族人,又早年就跟随徐琨南征北战,感情毕竟不同。

  所谓守城需守野,说的就是守城时如果有余力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放弃城市周围的地区,因为一旦放弃的话,进攻方就能游刃有余的将城市完全包围,这不但会严重的打击了守城一方的信心和士气,同时还能更好的调配进攻方向,将主动权掌握在手。

  因此,徐琨在无锡北门外是立有一军寨的,军寨并不大,但很是坚固,而且就在城门旁,可以有效的掩护城门,阻挠进攻方直接对城门发起攻击。

  此寨之中,徐琨放了三百锐卒守护,只要对方攻不下来,守军就可以趁着攻守间隙,派人出城增援换防。

  可如今来看,徐逸担心起三百人是不是太少了点。

  这样的军寨如果被对方一鼓而破,那对守方的士气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弄不好甚至后续的部队都不敢再出城去守护军寨了。

  如此一来,城门不但会得不到掩护了,甚至军寨还反过来成了刘封军进攻的支点。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