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第三十八章 重生父母,再造爹娘

  四石稻谷,按照明朝初年的计量标准,大概六百斤。

  要是按照往年的收成,一亩地正常只有两三石的话,折算下来只有三五百斤,取个中值,按四百斤计算。

  这四百斤里,有至少一百五十斤,是国家要收的赋税。

  虽然洪武初年朱元璋就定下了“三十税一”的国策,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低,毕竟朱元璋出身农民,对这压死人的赋税,最为深恶痛绝。

  可是实际执行中,因为需要把粮食运往官仓,路途中的损耗以及人力,往往要达到所交赋税的六七倍甚至十几倍,堪称恐怖!

  秦枫了解过,按照往年经验,四百斤粮食,交掉一百五十斤,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估算了。

  这还只是明朝初期。

  到了中后期……赋税过半,甚至达到大半,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才会让华夏这么老实的老百姓,因为实在活不下去,而揭竿起义。

  正所谓官逼民反,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扣掉一百五十斤之后,还剩下大概二百五十斤。

  这二百五十斤稻谷,经过脱壳等加工流程,变成可以吃的粮食,大约就剩下一百五六十斤。

  按照吴初二家里的二十三亩田计算,那也就是三千多斤口粮。

  在秦枫看来,似乎很多了……

  谁家好人一年能吃几百斤粮食啊?

  但很遗憾,这依然是现代思维在作怪。

  七百年后,人们在吃食的方面极大丰富,各种肉食、蛋类、蔬菜、水果、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点心……

  但是在如今的大明,什么都没有!

  秦枫亲身体验过,干一天繁重的农活,胃口大得简直想要吃进一头牛!

  不论男女,一人一天两斤粮食,是比较正常的估算。

  这么算下来,吴初二家剩余的粮食,也就刚刚够吃,现在能有点富裕,是因为四岁的儿子还吃得很少,但随着孩子长大,到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吴初二家还是二十三亩田,那时候可能也就是刚够吃的水平了。

  这,是丰年!

  要是荒年甚至灾年呢?

  每人能吃到嘴里的,大概也就是每天一斤粮食,那只能叫绝地求生模式。

  至于继续降低这个数值,降低到每天只有半斤,基本上就要开始大面积死人了。

  那时候可没有丰厚的油水可以消耗,减肥的概念也是从来不存在的,一两天吃不饱就立刻面有菜色,十天半个月这样持续,再好的身子骨也得落下病来。

  秦枫来到吴初二的水田边上,不是随意,而是从鱼鳞册中精心挑选。

  因为吴老二家的情况比较典型,综合来看,算是淳化县老百姓的中等水平,家里负担不轻不重,劳力不多不少,拥有田亩的数量也处于中位数。

  现在算下来,他家刚能吃饱,也就意味着其他人家,要么只是略有盈余,要么只能算勉强度日。

  正因如此,秦枫提出的灌溉新法,能几乎将田里的收成翻一倍,才让整个淳化县,乃至周边的几个乡县,都陷入了极大的振奋当中。

  一句话,能吃饱了!

  秦枫问清数据,一番盘算之后,便离开了这片水田。

  “大人慢走。”吴初二恭恭敬敬地躬身,直到秦枫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才敢直起身子。

  秦枫一走,周围的几个邻居,立刻远远地跑了过来,将吴初二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问道:

  “大人跟你说什么了?”

  “你吴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啊,竟然让大人对你这么照顾!”

  “大人有没有提到,今年的田税,是怎么个交法?”

  吴初二一脸茫然,只得把刚才跟秦枫的对话,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几个人听了,各有心思不同,就有人忧心忡忡地低声道:“大人问得如此仔细,莫不是……要加税?”

  嘶!

  这话可是让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脸色都变了。

  可别啊!

  好不容易,今年来了个大丰收,家家户户交了公粮之后,还能有不少富裕,至少一年的时间不用担心饿肚子,哪怕是家里田地少的,也能过个好年。

  但要是加税……不就白忙了?

  可是这也没话说!

  毕竟若是没有秦大人,哪来的这么好的收成。

  人家给你搞出这么好的灌溉法子,难道不该多收么?

  事关重大,这股子忐忑的情绪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淳化县。

  接下来便是各家各户收割的时间,随处可见水田里忙碌的身影,干得热火朝天,偶尔却还不忘向县衙的方位瞅上几眼,实在是压不住心中惴惴,不知道这位秦大人,会不会多收粮食,到底收多少。

  终于,县里的粮食都收完了。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狂喜的神色!

  祖祖辈辈,谁见过一茬庄稼,打这么多粮食?

  大人果然是神农转世!

  可是……在狂喜的神色中,也夹杂着一点隐隐的担忧,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秦大人,要规定上交多少。

  千呼万唤始出来,县衙门口的通告,总算是正式张贴,瞬间就簇拥了很多人,哪怕不识字,也拼命往前挤,然后跟身边稍微有点文化的人询问着。

  “怎么样?”

  “今年,到底收多少粮食?”

  “该不会是两石吧?唉!其实我家今年也没打多少粮食,比往年虽然高点,也就每亩地不到四石,这要是收去两石……日子不好过啊!”

  “你家不肯用大人的新法,自己懒,有什么办法?咱们县里,就算是最薄的田,只要踏踏实实按照秦大人说的去做,那也不止四石的收成!”

  “我觉得,两石可以,再多的话……其实这通忙活都是给官家忙活的,自己落在手里的,也就还那么多。”

  啊!

  一石半!

  被人簇拥着的一个落第秀才,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叫道:“今年竟然只收一石半!”

  什么?!

  人群顿时如同炸锅一般,惊讶和狂喜的表情,出现在每个人脸上,又是激动,又是不敢相信。

  才一石半?

  这、这相当于没加啊!

  要知道,就算是往年没有灌溉新法的时候,遇到好年景,县太爷也经常收这个数字,甚至还要更高一些,老辈人有记忆的,甚至有收过两石的呢!

  还是大明朝好啊!

  这一到大明朝,不但给咱们派来了秦大人这样的青天大老爷,粮食大丰收,竟然还不加税!

  好!

  真是太好了!

  一石半!一石半!

  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小九九。

  各家的粮食都收下来了,存在家里,哪怕是田薄的,或是不那么卖力气的,今年的收成至少也在每亩四石以上!

  田这个东西,最是诚实。

  人欺田一天,田欺人一年。

  现在有了新的灌溉法,若是扎扎实实按照秦大人的法子,肯卖力气干活,五石都能够达到,这可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那要是只收一石半的话……

  剩下来的,竟然有三石半!按照家里二十亩田计算,足足能剩下七十石粮食啊!

  这七十石粮食,就是至少四十多石的精米,得有七千斤!

  哈哈哈!

  七千斤!

  能吃饱了!

  这下,终于能吃饱了!

  哪怕一家十口人,也养活得起!!

  “秦大人那!”

  “您、您真是我淳化县百姓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