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隆万盛世

卷 1057治缅思路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8627 2024-10-16 10:27

  李成梁此时提到交趾,其实就是在提醒魏广德,不要犯了当年永乐朝旧事。

  明朝攻占安南建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倒并非永乐皇帝有意占领此地,而纯粹是为了天朝权威。

  公元1400年,也就是建文二年,安南的陈朝衰落,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由于对明朝可能的干预极为忌惮,胡便长期向明朝隐瞒此事。

  1403年,朱棣抢得皇位后,胡氏似乎嗅到了机会,胡季犛之子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继位的朱棣上表,谎称陈朝子孙绝灭,自己是陈朝皇帝之甥并受推戴,请求明朝册封为安南国王。

  对此事怀疑的朱棣派人前往安南调查,但胡氏早已掌握大局,自然不可能让明使查到什么,找不到证据的朱棣便封胡汉苍为王。

  之后,明朝开始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首先,不断有陈氏遗民前往中国控诉胡氏暴虐,其次,安南又频繁骚扰中越边境和邻国占城,令边境动荡不安。

  永乐四年,陈朝王室来华向朝廷控诉胡氏的种种恶行,朱棣派兵护送他们返回越南,途中却不料被胡军伏击,陈王室被凌迟处死,这件事终于彻底激怒了朱棣。

  东亚是以“华夷观念”和“宗藩体制”为中心的,各藩属国需向中国称臣纳贡,以示恭顺。

  但老大的位置也不能白坐,作为“宗主国”,保证“臣子”政权的安全是中国的义务,也事关“天朝上国”的威严。

  对于推翻了异族统治的明朝而言,维护“宗藩制度”才能标志自己是中华正统,尤其是敏感的朱棣。

  胡朝似乎不把明朝放在眼里。一方面,他们威胁了南疆的安全,侵略了占城,妨碍明朝行使宗主权,另一方面,他们伏击明军,并凌迟前王室,触发了朱棣的敏感神经,冒犯了“宗主国”的威严。

  如再不出手,这老大就没法当了,所以,南征势在必行。

  之后就简单了,明军两路攻入安南,很快就俘虏了胡氏父子,灭亡胡朝。

  明朝本希望在安南国内寻找过能当国王的合适人选,找到一个能为安南各阶层所接受,又符合大明利益的统治者,最理想的人选自然是前国王陈氏后裔。

  事实上明朝也做过此类尝试,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成功。

  最后,明朝决定亲自上台,准备直接统治。

  此后,交趾地区叛乱不断,虽在强悍的明军扫荡下,动乱被悉数平定,但明朝在安南却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局势愈发震荡。

  宣德元年,黎利在崒洞之役打败明征夷将军王通,次年,又在支棱之役中击败明朝援军,击杀大将柳升。

  此时明朝在安南统治已经崩溃,安南成为空耗财政的无底洞,王通见大势已去,便一边向朝廷汇报,一边与黎利议和。

  最后,明宣宗决定撤兵,黎利发布《平吴大诰》,正式称帝,建立后黎朝。

  永乐四年,大明数十万大军南征,仅一年便横扫南疆,恢复汉唐故土,不可谓不威武。

  宣德二年,在接连损兵折将后,明朝被迫从南疆小国撤军,20年经营毁于一旦,不可谓不狼狈。

  此时李成梁提到交趾,其实就是在提醒魏广德,他的算盘能不能打得响,不要重蹈覆辙。

  明白李成梁的提醒,魏广德脸色阴晴不定。

  确实,魏广德漏算了明朝直接统治缅甸可能的后果,如果当地百姓也和安南般不服王化,谁知道大明朝在面对能撑几年?

  “你有什么办法安定缅甸吗?”

  魏广德装作云淡风轻的问道。

  “末将只懂打仗,不懂该如何治理地方。”

  李成梁低下头答道。

  “沐家世镇云南。”

  见此,魏广德说出句没头没尾的话。

  不过,在李成梁听到魏广德的话后,猛然抬头看向他。

  魏广德的视线也毫不犹豫和他对视,虽然李成梁算是大明悍将,手上人命不知凡几,可魏广德毕竟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倒是丝毫不惧。

  两人一阵对视后,李成梁率先败下阵来,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选择在魏广德面前低头。

  “末将只懂杀人。”

  “呼”

  魏广德听到李成梁的话,长出一口气,他的答复让魏广德不满意。

  “国初既然在那里封了三宣六慰,还有大量的千户、卫指挥,想来部族林立,只要参考辽东女真各部那样,分而治之就是了。”

  不过李成梁接下来的话,让魏广德心中有了一丝想法。

  缅甸那边貌似也是部族聚居,民族很是复杂,即便到了后世那里也不安宁。

  “你先回去吧。”

  魏广德没有表态,但是还是说道:“先把兵马准备好,至于之后的事儿,如果有想法,可以写份章程递上来。”

  魏广德当初只想到用李成梁平推东吁王朝,觉得把他放在缅甸镇守就能稳住那里的形势,却是忽略了如果统治不当,或许又是几十年的动荡。

  现在的国力,还不如明初那时候,未必能坚持多长时间。

  想到这里,即便知道自己当初把问题想简单了,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目送李成梁离开,魏广德静静在那里坐了一会儿。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总归是有办法的。”

  魏广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起身回到书案前。

  看着书案上堆满的奏疏,这会儿魏广德没有心思看奏疏,索性就不看了。

  反正紧要的奏疏都是放在上面,不重要的才放在下面,耽误一两天看也不碍事儿。

  拿出一张宣纸铺开,魏广德提起笔,就开始默默思索该如何处理缅甸之事。

  这次是针对缅甸的重点,要找到实现长治久安的办法来。

  笔在手中半天,却都没有落在宣纸上。

  如遇到反抗,进行镇压,那是必须的,明军将官不可能不明白这点。

  魏广德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根子上杜绝普通百姓的反抗意志。

  曾经,魏广德从内地卫所的情况以为,明军的战力很弱。

  但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特别是通过和马芳、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交流,魏广德已经意识到,在东亚地区,貌似整体实力超过明军的军队根本就不存在。

  欧洲跑过来的夷人,若是在海上遭遇,双方实力相当,明军水师败北的概率很大,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陆地,貌似欧洲人也就那样。

  因为,他们能够过来的人,实在太少了。

  就俞大猷收集的消息,一支三、四百人的夷人队伍,就已经是一支规模很大的军队的。

  这么点兵力,对上一般的千户所,那肯定是摧枯拉朽般容易,可要是对上经过训练的,还真不好说。

  更别说大明这边基本作战单位,其实是千户所和卫。

  水师还需要发展一下,才能出远海。

  但是陆地上,大明和缅甸接壤,他也知道缅甸貌似也和夷人有联系,可那又怎么样?

  缅甸人能够招募三百还是四百欧洲人帮他们打仗?

  是的,锦衣卫的情报里已经提到,莽应龙手下居然有一支人数不详的夷人雇佣兵,操弄欧洲现在的火器,帮助东吁王朝作战。

  几百人,也就是在欧洲或许能称王称霸一下,可是在亚洲,他们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

  即便是倭国,按照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村落战争的规模也都是数千人,而且倭国还装备大量的铁炮。

  这里的大量,并不是倭国有多少多少人使用,而是指几乎所有大名,或者在魏广德看来就是村长,他们的手下都有人使用这类火器。

  铁炮,一开始把魏广德也吓了一跳。

  不过在知道倭国的铁炮其实就是明军手里的鸟铳后,这才放下一颗心。

  明军现在就是大量装备火炮,若是倭国也有这样的装备,那以后遭遇可就不好打了。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炮都将是战争之神,除非空军出现,因为他们可以把炸药运到更远的地方,从天而降丢下去,替代大炮的一部分左右。

  夷人

  先前李成梁的话忽然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

  缅甸好像是被英国殖民过的,周边的印度也是,好像只有越南周边是法国的地盘,还是从满清手里抢过去的。

  魏广德历史知识匮乏,可也知道黑旗军还是什么,曾经参与过越法战争,反正大概就是说清朝打赢了法国人,但是最后把地盘丢了。

  同时期似乎还在福建爆发了马尾海战,满清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表面上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击退了法军的进攻,只不过将士的努力好像都输在外交上了。

  英国人都能长期殖民南亚,大明为什么就站不住脚?

  辽东女真部族

  此刻,李成梁的话在脑海里回荡,他似乎是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东吁王朝别看侵占了周边无数的大小国家和部族,在国家强盛的势头下,一切隐患都是被遮掩着的。

  可一旦失败,哪怕只是一场大败,这些隐患或许就会爆发出来,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东吁王朝吞并的势力,可不就是一个个女真部族吗?

  这样聚合在一起的势力,能有什么团结可言,只要分化一下,然后分种族相互进行管理,把矛盾吸引到种族中去。

  魏广德越想,心中就越是激动,他仿佛已经打开了殖民海外的钥匙。

  如果是按照大明朝此时那些文人大儒的思考模式,他们一定是会选择在这些地方推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等思想,希望感化异族,让他们接受儒家思想,这样就好统治了。

  然后,对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才会采取武力行动,毕竟他们是当着大明的官,也是要为大明利益服务的。

  不过,魏广德似乎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充分利用当地各民族的特点,从各组招募官员和雇佣兵,交换到其他部族的领地上去管理他们。

  届时,他们反抗的意志,未必会针对大明,而是那些压迫,管理他们的其他民族人。

  让缅甸各族相互地势,相互压榨,大明在背后尽享余利。

  另外,按照大明的习惯,也给地方上各族土司一定特权,只要把领头的人拉拢好,下面的百姓就算再不情愿,应该也不会造反闹事儿了。

  毕竟,群龙无首,还怎么成大事儿。

  或许还有人以为百姓造反可以推翻一个王朝,但历史证明都是不可信的。

  百姓造反可以动摇一个帝国的根基,但是很难推翻他们,终将被镇压下去。

  真的造反成功的,大多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

  隋朝天下大乱,得利的是关陇贵族,宋朝直接就是统兵大将造反,也就是大明稍微特殊点,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真的是布衣打天下,还成功了。

  所以,魏广德在思考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地方上的那些土司,必须拉拢他们,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大明混,统治基础才能牢靠。

  除了关键的岗位,尽量少用汉人官员,也只在重要的大城驻扎明军,其他都让各族雇佣兵去做

  魏广德脑海里不断思索,手上笔下也丝毫不停,笔走龙蛇之间重要的信息都已经写在纸上。

  做好记录后,魏广德端茶美滋滋喝了一口,发觉茶有点凉了。

  不过没关系,心情正好,也懒得叫芦布进来换茶水。

  接着,魏广德看着书案上的记录,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润色,然后再看。

  如此反复几次,魏广德忽然间豁然开朗起来。

  他想到后世,无数殖民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独立建国后,许多都一同遭遇殖民的国家为什么后来许多反目成仇的。

  特别是在南亚地区,战火基本就没有断过。

  即便是缅甸,国内派系斗争繁杂,各方势力都有各自的武装,缅甸政府也不过是实现表面上的统一。

  当初自己还有些迷惑,只知道是因为英国殖民者留下来的烂摊子,现在细细想来,或许根源就在这里。

  英国人八成就是以种族分治的法子控制这些民族复杂的地区,长年累月的民族矛盾积累下来,在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联合在一起反抗宗主国。

  一旦成功后,外力消失,可不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民族间矛盾,可不是简单就能说和的,毕竟里面都是血和泪,一纸合约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至于独立凭借的外力,自然是东西方阵营的两大领头羊,他们不能让英国通过殖民地回血,有再次成长起来和他们争夺老大位置的机会。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