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第一卷:默认 第82章 人人自危的朝堂

  自从朱樉当了爹,布政司他是一天都没去过,朱标来了好几次,都被朱樉给糊弄过去了,美其名曰:“我就一王爷,给你出出主意就行了,你一个太子,大明的储君,多干点怎么了?事多就给秘书处加人,没有重大的事情别来烦我。”

  朱标无奈的看着朱樉,这家伙怎么当爹了以后就变了一个人?

  这天,朱标碰见朱樉抱着两个孩子散步,打了声招呼就准备走,谁知却被朱樉叫住了。“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叫我什么事啊?”朱标开着玩笑地问。

  “之前老头子给我来信,信中说胡惟庸案还没结束,我估计这事牵扯的不止淮西党了。”

  “四个月了,当初造反的那一批包括胡惟庸九族都上路了,怎么还没结束?”朱标惊讶地说。

  “我估计老头子是想把前元的一些旧臣一并处理了,那些大部分都不干净,依旧用着前元那一套。这些人分布在除了江南行省外的各个地方,估计他们的资料早都被锦衣卫放在他案头上了。”朱樉分析道。

  “杀光简单,但是杀光了谁办事呢,我大明就开过一次科举,而且江南行省这一套目前不适用全国,这可如何是好?”朱标一个历史上洪武四大案,他自己就办了三个,现如今也是锻炼出来了,不再优柔寡断。

  朱标和朱元璋不一样,在朱元璋手中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他就会杀你全家,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后续的问题。

  而朱标这一年多来,在江南的事情上,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如果杀了一个官员,影响到了朝廷的发展,那么,朱标就会暂时不理他,等朱标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立马把这个人和他家人送到劳教司去。

  朱标觉得,把罪犯送到劳教司,才是最好的惩罚,杀掉固然简单,让他生不如死的活着才是最好的惩罚,既能受罚又能为江南行省做出贡献,两全其美啊。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行省所有罪犯都不会被处死的原因,他们会被送去劳改营,用生命为江南行省的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劳教司的人越来越少,犯事的人同样少了一大半,这让朱标很头疼。

  朱标突然一拍脑袋说道:“那些人杀了可惜,都送来劳教司啊,这些可都是重劳力。”

  说完就去往布政司,准备给朱元璋写信,劝他先忍忍,杀掉一些小虾米就行了,不然官员数量骤减,工作都没人做了。

  同时将胡惟庸同党还没处死的全部要来,来给江南做贡献。

  看着急匆匆走了的朱标,朱樉笑了笑对两个孩子说道:“你们大伯越来越像一个明君了。”

  ------分割线------

  此时的应天城内,人心惶惶,所有的勋贵大臣都害怕了。

  胡惟庸等造反的事都过去四个多月了还没结束,依旧有大臣陆续被锦衣卫带走,有的是半夜在被窝中抓走的,一时间应天城的大牢都不够用了。

  早朝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少了许多的群臣,就那么扫了一眼,下面的大臣都冷不丁的抖了一下。

  徐达常遇春和其他几位将军,都已经从京营中归来,所有人变得谨慎了许多。

  很多文臣如今上朝前,都会将遗书交给家人,很可能下朝就进了诏狱,人进了诏狱就没有能活着出来的,人人自危啊。

  文武两列大臣如今对朱标的思念愈加浓厚,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将也想自己曾经的大嫂,如今的皇后娘娘。

  这两人去了江南不回来,听说太子嫡长子都几个月大了,吴王都有孩子了。

  他们不在,朱元璋这都快杀疯了,一个刀鞘,一个刀把都不在,这刀怕是都快砍卷刃了。

  想念太子皇后娘娘的第一百二十一天,所有文武大臣心中想到。

  大臣们无心朝议,几个铁头娃硬着头皮出列汇报了几件不疼不痒的事情,他们提心吊胆地汇报,朱元璋手指点在御案上,咚,咚,咚,每点一下,他们的心跟着跳一下。

  当他们汇报完等着朱元璋开口,头上的汗水滴落在大殿上。

  朱元璋轻轻嗯了一声,这些如蒙大赦松了一口气,回到队列之中。

  就在准备退朝时,门外一个太监禀报有太子的奏折传来。

  朱元璋规定,只要是朱标和朱樉的奏折,不论任何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呈上。

  王德跑下去将奏折检查了一番,双手捧到朱元璋身侧,朱元璋接过奏折打开看了起来。

  大殿里鸦雀无声,安静到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朱元璋看完奏折思考了片刻,沉声开口道:“胡惟庸谋反一案可以结案了,剩下的罪官及其九族连同其他罪犯一道前往杭州,蓝玉,你带人押送。”

  听到胡惟庸一案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还活着。

  蓝玉出列抱拳道:“臣蓝玉遵旨!”

  “退朝!”王德在朱元璋授意下宣布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所有大臣齐刷刷跪地,齐声高呼,与之前的死气沉沉截然相反。

  所有的大臣都走出宫,沐浴在初升的阳光下,浑身一轻,仿佛卸掉了千斤重担。

  回到御书房的朱元璋坐到椅子上,王德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说道:“陛下,毛指挥使求见。”

  朱元璋点点头没说话,毛骧进来后,王德走出御书房将房门关上。

  “启禀陛下,江南锦衣卫传来消息,太子与吴王发现两种亩产四千多斤和两千多斤的粮食秘密种植。”

  蹭的一下,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问道:“你说什么?亩产四千斤和两千斤?消息确认了吗!”

  毛骧回到:“已确认,传回消息的锦衣卫就在现场。”

  “走,立即去杭州府!”朱元璋激动的立马要迈步出去,可是刚走两步却停了下来。

  “你刚刚说是秘密种植?”朱元璋盯着毛骧问道

  “是的,陛下。第一次种了五十亩,收获后不久后就将收获的果实再次做种子,预计此次能种三千亩左右。锦衣卫已经将其严密的保护了起来,一千龙骑卫驻扎在附近,日夜巡逻。”毛骧不敢有丝毫隐瞒。

  朱元璋听罢坐回了椅子上,心中感慨,大明盛世即将来临,如果以前粮食有如此产量,咱爹娘,哥哥们是不是都不会饿死,咱还是一个撅着腚在地里刨食的农民。

  “奏折中没有提及此事,标儿与老二定是准备给咱一个惊喜!”朱元璋如是想到。

  “此事严格保密,不得透出一丝消息。”朱元璋叮嘱道。

  “臣遵旨!”毛骧退了出去。

  朱元璋端起茶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心情也是大好。

  “爹娘等高产粮食扩大种植,咱再去给您二老上香祷告。”朱元璋自言自语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