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15章 奥斯曼帝国——惊讶
当安德罗尼库斯四世在听到自己的情报官说的最新情报——奥斯曼帝国东方的土地被一支神秘大军攻占时,心情的激动差点跳了起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句话让安德罗尼库斯四世生以为然。
安德罗尼库斯四世需要立即联系这支军队,如果能说服对方帮自己将奥斯曼帝国赶走那是最好的!但这件事不能声张,安德罗尼库斯四世知道自己的君士坦丁堡如今就跟个筛子一般,哪里都有奥斯曼帝国的眼线。
但~自己好歹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帝国,没点手段与底蕴早不知道被灭多少回了。而且君士坦丁堡背后就是大海,西方教廷虽然在人数支援上一拖再拖,但是物资船还是时常送一次,这也是君士坦丁堡能坚持这么久的原因。
安德罗尼库斯四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并将其交给了情报官。情报官仅带着两名随从,趁着夜色登上一艘船,悄悄地渡过了马尔马拉海,成功登陆小亚细亚。通过从城外奥斯曼大军那里探听到的消息,他们得知奥斯曼帝国至少要比自己晚三天才能抵达埃尔祖鲁姆。然而,东罗马的情报官丝毫不敢拖延时间,与前来接应的内应们一起伪装打扮后,毫不犹豫地直奔埃尔祖鲁姆城。
当常遇春率领的大军抵达埃尔祖鲁姆城时,已经过去了一天多的时间。经历过那日情况的士兵们经过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喝了太医开出的开胃药后,终于有了食欲,可以正常进食。此时,常遇春和徐辉祖两人看着朱樉,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哀怨的神情。但朱樉却毫不在意,表示道:"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现在怎么能怪罪于我呢?"他的态度显得十分坦然,似乎对自己的行为并不觉得有错。
朱元璋出发前就知道朱樉带了什么,听他口若悬河的讲了一通也没在意,现在他看到号称“人屠”的常遇春都给整成这模样,心有余悸的看了看朱樉。
虽然远在瀛洲的医疗研究院是皇室专门单独拨款,但朱元璋从未放在心上,现在他可是知道了这个研究院的威力了。
除了驻守各地的人外,经过战后统计现在城外还有三十五万人,朱元璋攻打大不里士城战死六千,朱樉损失了四千,基本上都是草原联军大意下被偷袭致死。
朱元璋、朱樉、常遇春师徒还有蒙脱和蒙颜不花在城外军帐中讨论下一步进攻计划时,门外的禁卫禀报道:“启禀太上皇,营门外有三人自称是拜占庭帝国特使,请求面圣!”
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朱元璋不由得一愣,这是哪里的国家?没听过啊~随后带着疑问的目光看向蒙脱,蒙脱立即会意,将这拜占庭帝国介绍了一番,因为之前帖木儿要西征,作为太尉的他自然要将奥斯曼帝国和敌对的几个国家都要了解一番才行。
许久后蒙脱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一旁的朱樉一听这就是罗马帝国?那神圣罗马帝国又怎么回事?这些朱樉是真的不知道。
思考了一番,朱元璋看到朱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帐外说:“让他们进来。”
营外等待多时的东罗马帝国情报官在侍卫的带领下走进大营,一进去就看到分列两边的龙骑卫,看的让这情报官高兴又心惊。
高兴的是从这重骑上看,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军队绝对不凡,整齐的队列,泛着幽光的重甲,这让他对此行的成功率大大增加,有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怕那群奥斯曼蛮子呢?
但情报官心惊的是,害怕这个恐怖的军队是另一个奥斯曼,而且其实力远在奥斯曼之上,如今东罗马帝国对付奥斯曼都显得捉襟见肘,要是碰到这个庞然大物,恐怕毫无返还的余地了。
越往里走情报官越害怕,因为走了一刻多钟,仍然在大营里走着,似乎没有尽头,而两侧依然是重骑。作为情报官大致推算下,这支重骑恐怕在万人之上!要知道东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才不到一千人的重骑就可以横行欧洲,让所有国家都为之颤抖。虽然现在依然有重骑,但仅仅有五百人,这已经是安德罗尼库斯四世能组建最大程度的重骑。
拜占庭重骑
而且,但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主战武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长达十二英尺的骑枪以及起源于游牧民族的复合弓。
此外,在骑兵身后的护具上还安装了专门的挂钩,这使得骑兵能够更快地将暂时不需要的武器挂起,并迅速换上当前所需的武器。至于副武器,则包括剑、斧等破甲武器,这些武器通常被放置在马鞍袋中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骑兵们还会携带直径达十二英寸的小圆盾作为防御工具。值得一提的是,骑兵护具一般都采用带有独立护颈的圆形铁盔,头盔内部衬垫着皮革或棉质材料,同时铁质札甲胸甲、铁质护颈和护手也成为了保护身体重要部位的装备。
不过,马甲这种装备只有像皇家近卫重骑兵这样的精锐部队才会配备。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偷偷打量着这些重骑的武器以及重甲,明显防御力以及冲击力是自己重骑的十倍不止,而且就连战马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就算把他们最好的重骑战马放到眼前的这些战马身边,也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就如同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人站在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的人面前一般。
情报官此时已经不敢再继续看下去了,因为他害怕再看下去,两条腿的颤抖会变得更加厉害而无法控制。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这些人不要像奥斯曼人一样的贪婪就好了。
与之前的蒙脱一样,情报官也脱光后换上了一件长袍子,然后在大帐前等待着。不多时之后,情报官便捧着国书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大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