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雪后的高府,银装素裹,安静异常。(800)
一轮明亮的圆月孤寂的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水银般的泻下,天地间仿佛只余白色。
腊梅,紫薇瞧着一身红色的小姐,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如今小姐在这个府里,真是越来越难了。
紫薇怕小姐想太多,上前打趣道:“小姐,今儿奴婢去外院,听到了一件趣事。”
高鸢尾敛了心思,淡淡笑道:“何事?”
“奴婢听说前几日,将军府的宋小姐和林西,在卖砚台的铺子里打了起来!”
“啊?”
高鸢尾一听是林西,忙问道:“怎么回事?”
紫薇笑道:“听说是宋小姐仗势欺人,看中了林西手中的砚台。林西不给,她就动手打了人。”
“林西她,伤着没有?”
“伤倒没伤着,听说是给人拦住了。”
腊梅想着林西的好,冷笑道:“光天化日,竟动上手了,这是哪门子的大家小姐。”
紫薇道:“谁说不是。外头都传开了,说宋家小姐这种品性,岂能为后。”
“自然不配为后,娶妻娶闲,纳妾纳色,要是这样的人做了皇后,那后宫里还有宁日吗?”腊梅不屑道。
“要我说啊,这皇后之位,就该像咱们小姐这样,家世好,模样好,脾气好,琴棋书画都通的人,才有资格执掌六宫。”
腊梅忙推了推紫薇,瞪了她一眼,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弄不好,是要惹祸事的。”
高鸢尾淡淡一笑,也未曾将这两人的话放在心上。冷风吹在脸上,无比的舒畅。
连日的大雪,将树枝压得弯弯,似要折断了一般。
高鸢尾心下一调皮,手扶上身边一株樟树。重重的摇了两下,积雪像杨花般纷纷落下,淋了三人满头满脸。
高鸢尾见两个丫鬟狼狈的样子,笑得前腑后仰。连日来心中憋着的浊气,一扫而光。
紫薇,腊梅许久未曾见过小姐笑得这般开心了,心道只要哄得小姐开心,别说是淋点雪。就是淋一身的泥,她们也是愿意的。
三人在飞雪中看着彼此的样子,畅笑不已,却见树背后走出一人,只见他顶着一身的雪,敞着领子,头发微有凌乱,嘴角残留着一抹胭脂,脸上怒意滔天。
高鸢尾忙止了笑,上前称呼道:“二哥!”
高子眈目光阴森。冷冷的看了她一眼,道:“大冷的天,竟跑到这里来玩笑。三妹妹的兴致倒是高。”
说罢,狠狠的瞪了两个丫鬟一眼,将领口拢了拢,抖了几下身子,匆匆离去。
主仆三人面面而觑,眼中都有疑色。
“小姐,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吧。小心冻坏了身子。”腊梅瞧了眼树背后,机灵的朝紫薇递了个眼色,小心规劝道。
紫薇瞧着茫然不知所措的高鸢尾,上前扶住了。一边替她掸着雪,一边道:“小姐,我们往回走吧。”
“小姐,树后有人!”
低低一句话,令高鸢尾身子颤了颤,目光轻轻一扫。故意高声道:“是该回来,快扶着我,这雪地里滑。热门”
三人高一脚,低一腿的走出数丈,悄悄的隐身于大树后头。
园子里安静了片刻后,熙熙索索的声音传来,一个身段优美的女子穿了件玫红色的小袄,探头探脑的走了出来。
月光照着那张年轻而秀丽的脸庞,一脸惊慌。
竟然是她!
树后的三人心同时一沉,脸色一片惊悚。
……
高鸢尾静静的站在廊下,看着那庭院里或深或浅的脚印,一言不语。
紫薇,腊梅强按住心中的不安,立在其身后。二少爷和小王姨娘**,这事情若闹出来,府里该掀起怎样的惊滔骇浪。
腊梅等了半晌,怕小姐冻出毛病来,遂低声道:“小姐,回屋吧。”
高鸢尾长出一口气,转身进屋,坐在贵妃榻上,盯着跟进来的二个贴身婢女道:“今日的事,谁也不许对外说。”
紫薇,腊梅点点头,后者道:“小姐放心,奴婢们一定保守秘密。只是……他们这般肆无忌惮,早晚会出事啊。”
雪后傍晚的园子,虽然人不多,却还不置于一个人也没有。倘若被人瞧去,后果……高鸢尾不敢想象。
心似被什么牵扯了一下,高鸢尾眸色深深道:“这就不是咱们能操心的。”
……
话说宋夕自那日从墨香小院回府后,便歇了所有的心思,关起门来过日子,便是别府有贴子来请,也一律去脱不去。
杜氏见女儿出了一趟府后,心绪渐渐稳定下来,一颗悬着的心才算归了位,腾出手应付前来道喜的人。
因宋家的女儿进宫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京城但凡有些脸面的人,都送了贺礼来。
杜氏一忙,无暇顾忌外头的事情,因此外头的流言一时半会还未落到她的耳朵里。
这日工部侍郎的夫人许氏登门。
许氏与杜氏乃闺中姐妹,未出嫁时便常来常往。自各嫁了人后,也未曾断了情份。
许氏素来心直口快,又因为两人平日聚在一处时,无话不谈,遂将这几日听到的闲言碎语,竹筒倒豆子一般,倒了个干净。
临了许氏还皱着眉头道:“按理说,夕儿与那侯府的私生孙女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就因为一个砚台动起手来?我在想会不会是那起子小人,嫉妒咱们夕儿要当皇后娘娘了,使了这下作的手段?”
杜氏大吃一惊。
林西?
杜氏眼前浮现一个身影,笑盈盈的端坐在太后身边,唇边两盏酒窝,一双黑亮的眼睛灵动无比。太后看她时,眼睛含着慈祥的笑。
杜氏身形晃了晃,一把握住了桌角,才让自己纷乱的心绪稳住。
许氏尤自不知,仍絮絮叨叨的说着闲话。
杜氏失了耐心,借故找了个理由,将人打发走。匆匆忙忙的入了女儿的院子。
宋夕见母亲进来瞧她,懒懒的上前行了个礼。
杜氏遣了丫鬟,不动声色的问了几句闲话,遂单刀直入。问起了墨香小铺的事。
宋夕心中有鬼,吱吱唔唔的撒了几句谎,打算搪塞过去。
杜氏见她眼神闪烁,前言不搭后语,心头凉了半截。猛的一拍桌子,令其跪下。
杜氏此人长得温柔娇弱,嫁到宋家近二十年,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便是天大的怒火,到了她这里,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此番发作着实令宋夕吃了一惊,老老实实的跪下。
“你没有说实话。”
“母亲,女儿说得句句属实。”宋夕硬着头皮道。
杜氏见她硬撑,高声喝道:“小月!”
“奴婢在!”
“那日你跟着小姐出去。小姐都做了些什么事?”
小月脸色一僵,用眼角看了小姐一眼,低着头吱唔道:“回夫人,小姐……小姐……她……只在街上转了转,没有……”
杜氏见她“来人,将这丫鬟绑了!”
“夫人,夫人!”
小月连连磕头道:“夫人饶命,夫人饶命!”
杜氏冷笑:“要想活命,就一五一十的就出来。”
小月吓得心惊胆颤,瘫倒在地上。一个是朝夕相处的小姐。一个是握着她卖身契的夫人,两头都不能得罪。
宋夕没想到事情会被母亲知道,情不自禁的咬了咬唇道:“母亲,你别逼她。我说……”
杜氏不听则已,一听气得浑身发抖。
她教养出来的女儿,虽说娇纵了些,脾性大了些,然是非善恶总分得清,哪知……
杜氏颤着声道:“你……你……”
话未说完。人往后一仰,身子便软了下去。
宋夕吓得魂飞魄散,忙扶住了死命掐人中,又灌了半盅热茶,杜氏才悠悠转醒。
望着围在身边的一圈人,杜氏挥挥手,仆妇们迅速散了去,屋中只剩母女二人。
宋夕深知母亲身子弱,动不得气,跌软道:“母亲,你别动怒,这事是我不对,回头我去给林西陪个不是。”
杜氏望着女儿娇美的面庞,胸口像被石头狠狠的砸了一下,鼻子一酸,眼泪就滚了下来。
“孩子,你可知道,这事外头都传开了,你的名声……”
杜氏别过头,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
“我与你父亲只得你一个孩子,从小将你捧在手里娇养着,你父亲更是事事处处随你的心意,恨不得将全天下的宝贝都捧到你眼跟前。”
宋夕泣声唤道:“母亲!”
“你心中有了人,母亲心里欢喜,替你细细打听,暗中相看。你父亲心中虽然不愿意,却还是顺着你的意思,亲自跑了趟林府。但凡世子应下,你父亲就算违了宫中的旨意,也会替你作主。这天底下的父母,有哪个像我和你父亲这样,不管不顾的顺着你的意思。”
宋夕想着远在北疆塞苦之地的父亲,眼泪不停的涌了出来。
“可偏偏人家世子心里眼里没有你,话已经讲到这个份上了,夕儿啊,该死心了,可你却……”
杜氏说到伤心处,胸脯一起一伏,似又要昏过去一般。
宋年夫妻教女,不求她针凿女红,管家算帐样样出色,只求她活得随心随意。因此就算明知她有出阁的地方,也都睁只眼闭只眼的任她去。
原想着时间一长,世子在她心中渐渐就淡了,哪知道一个不小心惹出这等祸事来。抢人财物,取人性命……这如何是闺中女子应该做的事情!
这事要是传到宫中,可如何是好啊!
宋夕又愧又悔,噗通跪下道:“母亲,女儿也想将他忘了,可是偏偏忘不掉。”
“忘不掉也要忘!”
杜氏忽然厉声道:“当日你父亲答应带你去林家,你是如何对他承诺的。”
“母亲……我!”宋夕心中震惊,黯然落泪。
杜氏颤着声,又质问了一句:“你是如何应答你父亲的?”
“你父亲冰天雪地里出身入死,你就是这样回报他的?”
杜氏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母亲!”
宋夕抱着杜氏的腿,哭得稀里哗啦。她后悔了,她早就后悔了。
到底是从小捧在手里的女儿,杜氏见状,一把搂住了,哀声道:“孩子,人争不过命,你得认命。父母对你,从来都是掏心掏肺,不会害你。母亲不气恼你言止无状,母亲只担心太后知道这事后,将来会如何为难你。”
宋夕心如刀割,嚎啕大哭。
……
丫鬟们端了铜盆,侍候夫人,小姐净了面后,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杜夫人头痛欲裂,却仍强作镇定道:“明日我让管家备下礼品,送到侯府。母亲亲自上门替你陪个不是。”
宋夕早已冷静下来,红着眼睛道:“此事是女儿做下的,自由有女儿出面。”
“你这孩子,这有什么好抢的,只要能将此事揭过去,便是幸事。宫里头怕也是听到了消息,不知太后她老人家……”
宋夕冷笑道:“母亲,若是因为这个,女儿进不得宫,那倒是桩好事,反正这后位,女儿从不稀罕。”
“你以为进宫这事,是这么随便的,你想进就进,不想进就不进?你若不进宫,这满京城的贵族世宦人家,有哪个男子敢娶你,你这辈子只有老死闺中的份。”杜氏只觉得头痛得更厉害了。
“老死闺中就老死闺中,父母得我一个,正好我在父母跟前尽孝,有什么不好,总比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强。”
“你……”
杜氏捂着隐隐作痛的胸口,脸色煞白。
宋夕心头不已,放柔了声音道:“母亲,这事是我做错了。然事已至此,做什么都已太晚,一切只看天意。明日侯府我去,母亲身子不好,在家歇着。”
杜氏声若蚊蚋,道:“去侯府也是为了做给宫里看,母亲别的不怕,就怕宫里迁怒到你父亲身上,坏了事。”
宋夕心中愧疚。
倘若因她的事,而连累到父亲身上,那她便是死一万次都抵不过身上的罪孽。
“夫人,夫人,宫里来人了!”
母女二人心一沉,忙起身理了理衣裳去了前厅。
来人正是太后身边的夏公公,身后还跟着两个中年妇人。
夏公公见宋家母女人来齐,脸上添了笑意,宣起口谕来。
……(未完待续。)r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