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54章 竟是个误会
周云盛的脸色很难看,周丽梅一脸心疼,大哥二哥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气氛特别压抑。周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小心翼翼地问。
看到她出来,周云盛大步走过去,扬起手差点扇到他脸上,但最终还是心疼他,手停在了离脸一两公分的地方,转而拍到了墙上。
“周乔啊,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呢?我一辈子教你自尊自爱,现在村里都传开了,咱们一家子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了。”
周丽梅边抹眼泪边哭诉。
周家大哥二哥一脸怒气:“和她说这么多干嘛?去屋里收拾东西,今天就让他们回家种地去。”
周乔一猜就知道,肯定是有人把流言传到了村里。
“你们要让我回家,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周珊说你在城里和人不清不楚,都闹到治安所了,陆征那小子也一样,唉!”
“伯父伯母哥哥,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不清楚吗?为啥要听周珊瞎说?听了她的话,你们应该当场给我澄清。”
周乔现在也有些委屈:“我要是今天真跟你们回村,那周珊的谣言就算是坐实了。不管我在城里到底有没有做那些事,村里人照样会看不起我。”
“爹娘当然相信你,不然你大嫂二嫂也不会和他们家打架。
闺女啊,无风不起浪,周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为了避嫌,咱们还是回村去住吧,有我们照应,总比你们两口子在城里讨生活要安稳得多。”
“我不回去,我们在城里过得挺好,两口子都能挣钱,回村里算怎么回事?”
“你这孩子……”
就在周乔和家人僵持不下时,陆征回来了。
“周乔,看看我带啥回来了?”
陆征的笑容在看到大舅子们阴沉的脸色后瞬间凝固了。
这肯定是有啥大事,陆征觉得自己骑的三轮车都不香了。
周家二哥性子急,一见陆征就劈头盖脸地问:“你和纱厂那姓徐的姑娘是怎么回事?我们家周乔哪里对不起你了?你跑到外面找人?”
这对陆征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冤枉,早上那姓徐的姑娘和他多说了几句话而已,能有啥事?
“二哥,你误会了,咱们进屋慢慢说。背后嚼舌根的人,心眼真坏。”
陆征平时不太爱说话,但在正经事上说话条理清晰。经过他的解释,昨天去治安所和今早发生的事情,周家人都明白了。
“原来有这么多误会,这些人真是见不得别人好。陆征,我误会你了,二哥先给你道歉。”
陆征现在最想解决的就是家庭内部的问题。安抚好岳家人后,他就开始讲述未来的打算。
“以前周乔跟着我吃了不少苦,现在靠着手艺日子刚好过,别人就开始挑拨是非。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如果我们自己先闹矛盾,岂不是正中了别人的下怀?
我和周乔的性格,大哥二哥和爸妈都知道,我们肯定不会做那种让人指指点点的事……”
陆征一番话说得周家人心服口服,大家心里的疙瘩也都解开了。接下来的话题就转移到了这座宅子上。
“这房子材料不错,就是需要修缮。这些小毛病我们几个人就能搞定。
我今天回家给你们做几个新窗户,屋顶让你大哥二哥明早带上工具来修,院墙也要修一下。这片宅基地这么大,好好修整一下,可以住好几代人呢。”
周家人都很勤快,周云盛一发话,大哥二哥就开始帮忙修院墙。就连周丽梅也开始帮侄女整理屋里的毛线。
“周乔,他真是个好人,咱们以后要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我知道,但是他孝敬给你们的三轮车,等会儿得骑回家。”
“三轮车的几百块钱呢,你伯父肯定不同意。来的时候把邻居都借遍了,以为你们的日子真像珊珊说的那样,在城里过不下去,想把这些钱给你们还债,没想到竟是个误会。”
一提到周珊的名字,周乔就忍不住撇嘴。“下次她再来咱们家,我直接赶人了,没见过这么爱嚼舌根的人,各过各的不好吗?非得比来比去的。”
“你大嫂二嫂把他们娘俩揍得不轻,我们两家算是彻底闹翻了,以后也没什么来往了。对了周乔,侄女婿怎么认识钢铁厂那边的人?”
厂长的老爹爱捣鼓修理活儿,我侄女婿常给他指点一二,两人就这么混熟了。
见我侄女婿出门老是靠两条腿走,就把厂里不用的两辆三轮车便宜卖给我们了。你们今天骑一辆回去,另一辆我们留着做生意。
事情忙完后,陆征两口子不想让岳父岳母再奔波回家,想让他们在招待所歇一晚,第二天再走。可周家人坚持要当天回。
骑着三轮车总比走路快,一个多小时应该就能到家。
周丽梅,你就在这儿住下吧,给侄女婿做饭,搭把手啥的。让他们专心挣钱,我要让全村都知道,我闺女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周乔听了老爸这话,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
回去的路上,只有周云盛骑着三轮车,大哥二哥则一路小跑跟在后面。
你伯这人,这车子坐俩人也压不坏啊,看他那心疼的样子,好像宝贝得不得了。
可能是怕压坏了车上的电灯和收音机吧。
上次周乔带回去的电灯和收音机,让周云盛在村里风光了一把,好几家邻居都跑到周云盛家打听,想让他们下次回去时顺便捎几个回去。
就是嘛,这些都是钱呢。这次你伯父回去把这些手电筒在村里帮着卖了,就能堵住那些嚼舌根的人。让大家知道咱们是正正当当地做生意赚钱的。
周乔的手巧是遗传自她伯母,周乔做发夹不仅速度快了,款式也多了好几种。
她年轻时候看过画报,里面时髦姑娘们戴的就是这种发夹。周丽梅做的发夹有点复古风,正好弥补了周乔的不足。
两人忙活了两三个小时,就做了一筐的发夹,发夹托都没剩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