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23章 打铁生的“秋风”

  “根?”

  于德利、吕书友等人相互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地意识到王朝垠、韩少恭他们推崇的民族地域文化,首倡者就是方小将,该不会他也支持“本土派”的文化路线?

  在一片安静中,方言面带微笑道:

  “每个文学都有基于自己文化的根和土壤而诞生的,比如美国的‘黑色幽默’跟美国人的幽默传统和‘牛仔’趣味有关。”

  “拉美严格的舆论管控催生了魔幻现实主义,还有萨特和加缪存在主义文学,完全是在欧洲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诞生的。”

  “再比如日本,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既有特有的物哀文化,又有深厚的禅宗文化。”

  “华夏的文学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根是什么,然后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左看看,右看看,周围的人依旧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方言说:“我们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写作技法和流派,固然要多多理解,不过再怎么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模仿得再怎么好,也不可能是华夏独创性的文学。”

  于德利板着张脸,“按方主任的意思,西方现代文学不重要吗?”

  方言摆了摆手,“我的意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陈晓曼立马说:“我同意岩子的主张!”

  “我也赞成!”

  看到王扶她们表态,于德利回过味来,发觉方小将跟刘剑青一样,都是中间路线。

  吕书友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也没有完全否定方言的想法。

  “有分歧很正常,没有分歧才不正常,但我相信有一条,大家肯定没有分歧,那就是想把《人民文学》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学期刊。”方言边说,边从包里拿出稿纸,“这是王主编起草的开年宣言,要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在今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告读者》的稿子立马在众人之间,迅速传阅。

  方言道:“还有一件事,王主编已经批了我的假,过几天我就要去一趟蓉城。”

  “岩子,你去蓉城干什么?”

  陈晓曼问出了在场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

  方言说川军划拨到了自己的麾下,王朦希望他能帮《人民文学》在川蜀打开局面。

  “那真的是太辛苦方主任了。”

  于德利话虽如此,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方小将看上去要当甩手掌柜啊!

  “我不在的这些天里,编辑部就拜托吕主任了。”

  方言交代好一切,“至于第二期的《人民文学》,我也做了些工作,已经跟人约了稿。”

  听到他要去约稿的作家家里串门,李东宝、朱伟等年轻编辑纷纷主动请缨。

  “朱伟,你跟我去吧。”

  方言扫视一圈,从人群里点了他的将。

  “是,方老师!”

  朱伟激动万分,瞥了眼李东宝的同时,下巴不自觉地上扬。

  …………

  午休一结束,两人便离开《人民文学》编辑部,来到露天的停车场。

  看到大红色的雪铁龙,朱伟两眼放光。

  一坐到副驾驶座,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上下左右前后,打量了个不停。

  方言道:“我记得,咱们在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上见过面。”

  朱伟连连点头,说自己和同事马卫都代表《华夏青年》出席的座谈会。

  马卫都啊……

  方言笑了笑,“那你又是怎么会调到《人民文学》?”

  “是王扶老师推荐的。”

  朱伟如实相告,“当初就是她带我入的行,就连《华夏青年》,也是她推荐我去的。”

  方言道:“看来王老师很器重你啊。”

  “方老师。”

  朱伟说:“我也不是吹牛,王老师,还有很多同事都夸我看稿子又快又有眼光,也许在写上,我是三流的作家,但真要论起当编辑,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一流的编辑。”

  “有志气!”

  方言笑了笑,开车来到了雍和宫大街。

  朱伟诧异道:“方老师,我们这是去石铁生家?”

  方言问:“你去过石铁生家?”

  “去过去过。”

  朱伟不无遗憾地说,石铁生之前的《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和《午餐半小时》,本来想发表在《华夏青年》,但是编辑部觉得实在是太灰暗了,直接给毙掉了。

  “要这么说的话,得亏你们给毙掉了,要不然我也捡不到这个漏了。”

  方言走下了车,提着礼物,边走边喊。

  “铁生!”

  “铁生!”

  “啪嗒”一声,窗户打开,石铁生从屋里探出了脑袋,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

  “岩子,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回又遇着什么事了?”

  “嘿嘿,这不给你送礼来了。”

  方言举起手里装着桃酥的包裹,“瞧瞧还有谁来了。”

  石铁生似曾相识,上下打量了番,终于认出了他是《华夏青年》的朱伟。

  “你们俩怎么……”

  “我和他现在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了。”

  方言笑道:“还记得我到你家拜年的时候,跟你提过我被调去《人民文学》的事吧?”

  “当然记得!”

  石铁生恍然大悟,“你们这是打上我的主意了?”

  方言嘿然一笑道:“话怎么能这么说呢,咱们俩谁跟谁啊,何况你铁生,讲义气!够朋友!为朋友情愿两肋插刀啊!今天,朋友我这点小忙,你得帮一帮吧!”

  看到两人插科打诨,全无半点大作家的架子,朱伟咋舌不已。

  石铁生不禁失笑:“成成成,我手头刚好有一篇短篇,就当我给你的就职贺礼。”

  方言竖起大拇指道:“铁生,仗义!”

  石铁生从抽屉里取出稿子,递了过去,“你呀你,就知道你准是来打我的秋风。”

  方言定睛一瞧,的题目叫《足球》。

  内容相当地简单,写的是两個残疾人摇着轮椅去看球赛,可是两个人只有一张票,于是打赌体育场门前有没有台阶。如果有台阶,没有拐杖的那个,就让给有拐杖的人。

  不过结局并没有写明到底有没有台阶,全文都是两个人边摇轮椅,边在路上说的对话。

  探讨活下去的理由,时不时地来上一句,“要是有两张票就好了”。

  从头到尾看完以后,沉吟了片刻,“铁生,等我从蓉城回来,咱们要不去陕北找陆遥、莫伸他们踢球吧?”

  “行啊!”

  石铁生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本来去年我就想去陕北,去看清平湾的乡亲父老,结果在医院里住了快小半年,出过最远的远门,就是去参加你婚礼的那一回。”

  听出他心情郁闷,方言咧嘴发笑,搓了搓手指,“嘿嘿,那新婚贺礼你是不是也该……”

  “好你个岩子!打土豪也没这么打的!”

  石铁生白了眼,“你干嘛不自己动手,再写篇像《恶意》那样的好文章呢?”

  方言无奈地耸了耸肩,然后又闲聊了会儿,先行告辞,等办完了事,再接石铁生到家里搓一顿。

  “哈哈,也好,也让我吃你这大户一回!”

  石铁生挥了挥手,目送着汽车缓缓地从自己的视线中消失。

  朱伟坐在车里,一声不吭,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下午的工夫,方言就约到了3篇稿子。

  而且,完全是刻意带着自己去拜码头,接触到以前根本接触不到的燕京文学界的大佬。

  同样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方老师在文学这个圈子里恐怖的人脉,不管是谁都要卖个面子!

  “朱伟,刚才那些稿子就交给你来跟。”

  方言道:“特别是我去蓉城的那几天。”

  “我?”

  朱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得到处理名家大佬作品的特权。

  “既然王扶老师这么看好你的能力,我也想见识见识你这个一流的编辑,怎么样,敢不敢接下来?”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

  编辑部里目前到处都是于德利和吕书友的人,他好歹也要扶持培养一些自己人。

  “敢!”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朱伟不但信誓旦旦地保证,甚至敢立军令状。

  也许过去很多年之后,再回想起此情此景,忍不住地感慨:要不是当年方老师亲自点将,兴许自己还在《人民文学》打杂呢,其实打杂也没什么不好,不过文坛对于他来说,更加海阔天空。

  毕竟,自己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