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明月照玉阶

第九十一章 伴君

明月照玉阶 风雪夜归 5315 2024-10-09 20:40

  朱元璋正执箸忧心,听见不禁一愣,展颜笑道“孩子,朕虽为天子,更是贫苦出身,深知百姓生活疾苦。朕小时父母、兄长皆为天灾饿死,深知其苦。但凡一接到这种地方奏报,朕眼前就又浮现出父母活活饿死在眼前情景,那种赤野千里,尸体遍地的场景,再加上那些富人为富不仁,且还有乡里那些敲骨吸髓、虎噬狼贪的贪官污吏,朕每每想起,尤其痛恨!”他说着说着,说到最后,脸色已突变,怒气上来,“霍地”将手中镶金檀筷一下掷拍桌上,怦然有声!眼中瞬间闪出狼虎般腾腾杀气!

  我霎时悚然心惊,仿佛面前就是一只正在仰天咆哮的下山猛虎!心中不禁战栗!

  那年长太监急忙过来,小心双手又递于他一双,他接过,微喘了一口气,才缓缓道“因此朕一日为帝,便下决心杀尽天下贪官,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其欺诈,让天下苍生安得其所,不再受奴隶。朕日理万机,尚唯恐哪点没做到。朕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批阅公文,直至星夜,夜间披衣出来,夜观天象似乎有哪儿不对,都连忙回想是否有事未完成。只恨不能分身有术。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勉时政,日勤不怠,忧危积心,希望能有益于民。”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朕也因此日夜警醒自己,勤勉不怠。凡事,勤则成,怠则废思则通,昏则滞。若怠心,则庶务淤滞,民生无所依赖,贻患不可胜言。所以日夜不敢安息。”

  说着他又重重道“朕深知,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因此朕哪里敢安逸!”

  他说的沉痛而悲壮,我不由听得肃然起敬,人心向背!皆决于此!这也是后世毛主席最著名的语录。

  他说着说着,又长叹一声,刚才那雄浑如虎狼之音的声音此时竟又一下子充满了无奈,道“朕无奈自身寒微,没有古人之博知,所以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披背。”

  说着,他仰天“哈哈”笑了两声继而又长叹了一声,

  我看到他已是半头白发,想到作为魏国公的父亲也是早生华发,他们都是虽居高堂,但无一不是在为国事、军事日夜操劳。

  我不禁恭声道“皇上,您处处以救民为己任,事必躬亲,勤勉朝事,是天下之福,但皇上您更要保重龙体,因为只有您龙体康健万寿,这天下百姓才更能洪福万年啊!”

  明太祖朱元璋闻言,沉吟了一会,道“是啊。”

  仿佛我的话又触动到他的心结,又让他提筷拨了点饭菜在口中,他咀嚼几口便已胡乱咽下,红衣太监又赶紧过来给他舀了一小碗有色而无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他瞬间大口喝掉,刚才的

  虎威又毕现出来,我心中又是战栗,赶紧随口吃了几粒饭菜,哪敢再吃,几乎要拔腿便走,可哪敢动脚。

  太监眼见我们吃好,连忙撤走桌菜,又呈上一杯清茶。

  明太祖朱元璋已手端清茶往龙案走去,嘴里正道“剩下饭菜不可倒掉,留于朕作晚膳。”

  太监赶紧躬身应了。

  太监又呈上一杯清茶递与我,小声道“姑娘,此是韭山藤茶,产于中都的殷涧镇韭山。此茶选用清明前野藤上嫩叶烘干炒制而成。其味微苦,性微寒,饮用可疏风散热。”

  哦,原来这是中都凤阳本地山茶。

  明太祖没有下旨让我离开,我哪里敢言走,赶紧又立在他龙案旁,继续磨墨。

  他又手持那灾情奏折细看,他思虑了半响,过了一会儿,道“小玉,你看,这安徽灾情是让太子前去赈灾还是让别的皇子前去?”

  我悄悄观望了一眼他那威严的神情,小心道“圣上,小玉早闻太子殿下聪明智睿,英明俊雅。若太子殿下亲自前去赈灾,更是皇恩浩荡的体现。”

  朱元璋听毕,点头道“是呀,也更能让太子殿下知晓民间疾苦。”

  说着,他沉吟了片刻道“宣太子殿下着速入宫!”

  年长太监扬声传道“皇上口谕传太子殿下着速入宫!”有小太监立即领旨而去,

  很快一身着玄色金织蟠龙的身形俊朗的人进入殿内,我知道这位就是太子朱标,玄色金织蟠龙只有太子朝服才能绣的,朱标一进殿,立刻跪于殿前,口呼“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案前的明太祖道“标儿平身,你且看谁来了?”

  殿下的太子立身抬头,只见他面如满月,目如远星,相貌俊朗,举止温和,言谈儒雅,丝毫无一点皇家纨绔子弟的虚浮,更毫无太子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令人不由心生亲近之感,怪不得他能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拥戴。

  他一眼看到了我,我连忙行礼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明太祖已笑着指着我道“标儿,这就是魏国公徐候爷早年离散的那个大女儿小玉。比你小几岁,你们小时还在一起一直玩耍过呢,你快喊徐家妹妹。”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样说,面露喜悦的看着我,立即躬身施礼道“以前听父皇说过徐候爷战乱中与大郡主失散,没想到十余年后还能举家重聚,真是可喜可贺。也恭贺父皇得了一位好儿媳妇。”

  宝座上的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

  我连忙还礼,也不知道还太子的礼是否应该跪下,匆忙间只好还是道了个万福,我深感自己的无知,但愿他不要见怪才好。

  明太祖哈哈笑道“标儿说的不错呀,朕也得了一位好儿媳。”

  我不由低

  下头。

  接着明太祖道“标儿,今日急召你来,是接到安徽特急奏报,称近日安徽多地发生虫灾,禾苗尽槁,菽麦无收,穷困极矣,民竟拾黄土充食。你速率户部官员前去赈灾,赈灾银两由户部直拨!”

  太子朱标立即俯身而拜“儿臣遵旨!”

  明太祖一挥手道“你快去吧,去前给你母后辞个行,现下就动身!”

  太子朱标又拜道“儿臣遵旨!”

  遂起身,躬身与我行礼,而后退殿离去。

  明太祖看着他的背影道“唉,玉儿,你看,我的十几个皇子当中数棣儿最像朕,太子标儿也让朕总觉孱弱。”

  他随口说道,言语间又低头开始伏案朱批,白发间不由流露出虎父而儿慈的担忧。

  我不由道“皇上圣明,太子殿下温厚贤达,本是天下人之褔。”

  明太祖抬头看了看我,眼中不觉射出一道凌厉的光芒(令人不由心生畏惧),道“治天下岂止是温厚能治的?”

  我心中一凌,话已出口,只好硬着头皮,壮着胆子道“陛下,自古尧舜贤君不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仁治天下的?太子殿下虽然温厚,但不乏果敢英明,皇上陛下不必担忧。”

  明太祖听了,神情一松,不觉一笑道“嗯,希望如此。”说着,他又伏案疾笔。

  渐渐不知过了多久,感觉殿外有金色的斜晖射进来,映在青石水磨地面一片灿烂,不觉他面前的奏折渐渐矮下去,偶然他阅到什么,偶尔还问我两句,让我极其的受宠若惊,大都不敢言语什么。

  圣旨不断传了出去,年长太监也亲自几次传旨。

  这时刚传旨的红衣贴身太监躬身进殿,他看到我,脸上一笑,俯身在明太祖恭声禀道“圣上,奴家送了几趟旨,看到燕王爷都在殿下傻立着,我初以为是圣上要诏见四皇子,现在想来怕是燕王爷在殿下等着徐姑娘呢。”

  “哦?”白玉龙案上正伏案疾批的皇上惊讶了一下,哈哈嗔道“哼!我的这些儿子们,我不诏见就绝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要不是玉儿在这儿,他恐怕在外面站都不会站一下。”

  我不知道能说什么。那年长太监“噗嗤”笑了一声,明太祖抬头看到映进殿内的斜辉,扭头对我道“唉,不知不觉竟留玉儿在这儿侍墨了一日,棣儿也在下面也久等了,你就快去吧。”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多说一句、少说一句都不由前思后想,最终还是不敢出声,听他下了圣旨,赶紧准备退后叩头谢恩退去。

  突然明太祖看着我,又想到什么,他放下手中的朱色御笔,道“玉儿,棣儿长年征战在外,北方苦寒,他自小便经历了不少雪雨风霜,受了很多苦,朕心深知。现

  在重守北疆,朕心甚慰。只是以后你嫁入燕王府,长居北平清寒之地,他长年在外,你也要跟着受不少苦啊,孩子。”

  他的声音语重心长,余音绵长在大殿内回荡更显得深重,充满了父亲的慈爱和无限的呵护。

  我没有想到他会突然间这样说,正跪下叩头,不觉间竟眼中一热,不由恭声道“皇上陛下,小玉初遇燕王爷时是在深山野林间,第一次看到他和刘山在荒庙里自己猎烤野物,很惊讶他们仿佛经常在外行军打仗一样。到后来我才知道他竟是当今四皇子,承蒙燕王爷不弃收留,我才得以一路跟随与他,也才有幸后来得与父母相聚。跟随的这一路上也是坎坷艰辛,但小玉也被燕王爷的赤诚护国之心所吸引和感动。”

  说到这,我不由有些哽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