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书生行

第十章 仙来居中把名扬

书生行 烟雨红尘勿相忘 6053 2024-10-09 19:58

  仙来居,京都最著名的饭店之一。

  仙来居,是结合视、听、味三觉所建的,何为视、听、味三觉?

  视觉:即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仙来居是围着一方天井而建三层古色古香的四方楼,恢宏气派的门前两只瑞兽,似虎似猫,给人威猛温顺的感觉;

  似虎:镇宅辟邪,这是天下皆认的理;

  似猫:温顺、讨人喜爱,但又易招邪;

  这又辟邪又招邪的瑞兽,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却又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进去一探究竟。

  跨过不高不矮的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大大的天井,天井下一方不大不小的舞台,舞台前面是放满了桌椅的大厅,两侧廊檐下是包间;各个廊檐角点缀着些许盆栽,倒增添了几分靓丽风景。

  绕过舞台,后面是一式三开的楼梯;上了二楼,左右包间,前后却为大厅,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街上人来人往的街市,给饭店又增添了一道风景;至于三楼,从不待客,也听谁上去过,听说只有得到老板娘邀请,否则,没人能上去。

  让人不理解的是在这里总是有几只慵懒的猫,安分不生事,温顺惹人怜。

  听觉:即用耳朵去享受和接受声音;

  仙来居除了些常规的舞台戏曲、小调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说评书;你一定觉得很奇怪,说评书这么常规的事情,有时候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几个落魄的说书先生在讲评书的,这算什么特色呀?

  仙来居说的评书可和一般的说书先生说的不同!仙来居高价买进独家消息,再由说书先生修饰一番,便在说书先生绘声绘色下登堂入室了;

  虽说加工修饰有夸大的成份,但他们对信息的还原度要求必须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点是非常的能满足食客们的猎奇心理的;

  因此,京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奇事若想知三分,此生不可不临仙来居。

  味觉:即人间美味;

  仙来居是开饭店的当然是以满足人的胃为第一要务,色、香、味俱全是秀色可餐的基础;

  当然,开饭店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招牌菜;而仙来居只有一道闻名京都的特色菜,可却让京都无数人惦念着,是什么样的菜会让人这样惦念呢?

  有人就说了呀,想吃给钱就是了,至于这般惦念吗?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不用猜,一定是外地人。

  这道菜叫什么呢?

  谁也不知道,但大家一致叫它‘馋死猫’。

  猫,所有人都知道它喜食鼠和鱼;

  这仙来居的猫向来慵懒温顺,从不会去客桌上抢食,就算是鲜鱼做的菜也吸引不了它们。

  但这道菜出来前,仙来居所有的猫都被要求关进笼子。

  因为猫闻到这位味道就开始躁动不安,曾有一只猫因为过于躁动撞死在笼子里;从那以后,只要是老板娘做这道菜,都会提前将店中的猫,送到别的地方去。

  言归正传,回到为什么说‘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不用猜,一定是外地人’的问题上,原来呀,这道‘馋死猫’只有仙来居的老板娘会做。

  最奇怪的是老板娘还将道菜免费赠送,但每次做都只有十碟,不多不少。要是平常人一定会将价格抬得高高的,恨不得天天做,以求日进斗金,可这位老板娘当真是有性格,要想吃到‘馋死猫’,也要看心情,看是什么人;所以要想吃到这道菜就必须有人能请动老板娘为他下厨;如果你不是能请动老板娘的人,那就只能跟着沾沾光咯,若是能认识这位主还有可能吃上一两口。

  沈问丘道:“就这家吧!看着挺大气的。”

  三人跟着进了仙来居,绕过舞台顺着楼梯上了二楼的大厅,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在小二的招待下,要了些酒菜吃食着。

  说来也巧,三人恰巧赶上了说评书的时间。

  仙来居说评书一天两次,每次一个时辰,分早晚各一次。

  一个穿着长衫,手持折纸扇的中年走了进来,走到那张摆在大厅中间的黑色条案上坐下。

  那条案上也是简单得不能在简单,上面就只有一块堂木;就见一小二为他送来了茶水,先生润了润嗓子。

  不远处的一张饭桌上一男子笑喊道:“杨先生,今天说点啥呀?”

  那个姓杨的先生,笑了笑说道:“大事件、大事件,今天刚出炉的,保准你还没听过。”

  然后就开始准备蓄势了,咳嗽了两声,一本正经的开口道:“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呀,更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说他是少年英雄吧!也是,说他是初生牛犊吧!也是;就看各位如何评价,且听我细细道来;

  故事发生在京都的文房四宝街上的文华阁门口,诸位听好了,别走神;

  只见文华阁出来一青年,青年是谁呢?

  你以为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吗?那可算不上是。

  这人是个外地进京赶考的书生,叫公孙铭;

  诶,听到书生,诸位是不是就想到了小姐与书生的桥段呀?”

  众人听到杨先生这样说,觉得这老套的桥段没意思,纷纷“嘘”了一声,觉得没听头。

  与众人不同的是沈问丘低声向公孙铭打趣道:“公孙大哥,你什么时候惹下了这风流债呀?”

  杨先生本想卖个关子,吊一下他们的胃口,却没想到,搞砸了。无奈只能继续道:“想来这小子福分薄些,书生和小姐的桥段可没遇着;只见这个公孙铭拿着纸笔、小心地端着砚台出了文华阁;这前脚才从台阶下来,各位不妨猜猜发生了什么。”

  杨先生又故意停顿了一下,众人见杨先生说不是书生和小姐的桥段,倒有了些兴致,也纷纷猜了起来;听到台下众人的议论声,杨先生才满意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众人也没猜出个大概来,就道:“杨先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倒说来听听嘛!”

  杨先生见众人猴急的样子,觉得这胃口吊得也差不多了,说道:“许是这书生太珍惜这砚台中的一点墨,没注意周围的环境;而此时前面来了一位少年,也没注意个大概;书生抬头看到少年,说那时迟、那时快,诶,那书生还真就避开了;可惜呀!”

  众人见着这杨先生表现出愁眉不展的样子,问道:“这都躲开了,还可惜什么?”

  杨先生一摆手道:“这少年根本就不买他的账呀,一个趔趄反倒撞了上去。”杨先生摆手的意思:这书生也很无奈呀!

  杨先生拿起堂木敲了一下条案,提高了一个声调道:“诸位,重头戏来了。这次诸位可得好好猜猜这位少年是谁了?想来诸位都不会陌生。”

  说完这句话,杨先生就收起他的扇子,坐下,自顾自地喝起茶来了。

  台下众人纷纷开始猜了起来,一人像是自言自语地道:“我们都熟悉的人,会是谁呀?”

  另一人答道:“难道是刘大人家的公子。”

  又一人插嘴道:“这刘公子虽然也纨绔了点,但要说大家都熟悉,倒也算不上。”

  “那会是谁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猜了起来。

  有个稍微胆大点的低声道:“会不会是长公主家的那位。”

  另一人反驳道:“应该不会有那么不开眼的吧?”

  杨先生见众人猜的差不多了,拍了一下条案,说道:“这少年就是苏青树。”

  “苏青树?”众人愣了一下,这苏青树谁呀,怎么没听过的样子呀;一个率先回过神来的人,惊讶地说道:“苏青树,我去,这公孙铭也太不开眼了吧!还真得罪了长公主家的那位。”

  众人才想起来,那位横行霸道的小少爷就叫‘苏青树’。纷纷说道:“这小子怕是完了。”

  杨先生再次敲了敲条案,将众人的思绪拉了回来,说道:“诸位,别着急呀!这好戏才刚开始呢。”

  众人见杨先生这样说,纷纷闭上了嘴,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细节。

  杨先生见众人都闭上了嘴,道:“这苏青树,我们都知道他是谁了,也知道他平时什么做派;无非就是喜欢欺负人吗?这书生好好的跟他道歉不接受,非要他跪下道歉才行呀!书生想那哪行呀?自己要是跪下了不是将圣人的面子都丢光了。何况圣人还教导我们读书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理。总不能连最后的骨气和尊严都不要吧?可这事总是要有个交代,才能结束呀?”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先生接着说道:“诸位,不妨猜一猜,这最后跪下去的是谁?”

  众人心想:“杨先生,这不是屁话吗?肯定是书生公孙铭跪下去了,难道还能是苏青树不成?”就道:“杨先生,你糊涂了,怎么会问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呢?”

  杨先生见状,摆了摆手,道:“诸位,别着急,听我说来。”

  众人默不作声,杨先生说道:“就在这公孙铭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一位叫沈问丘的少年带着个老头如天神般出现在公孙铭的面前,少年问清事情原委就欲拉起公孙铭离开;苏少爷怎么可能放他们离开呀,只见他三五个手下将他们三人围了起来;少年冷着脸问苏少爷想怎么样,苏少爷当然是让他们下跪道歉了。你们猜接下来怎么着?”

  一个呆头呆脑的家伙,可能还没将事情整明白呢?说道:“不会真跪下了吧!这可有点亏,刚才是要一个人跪,现在三个一起跪。一、三,想想都亏。”说着,还用手比划,好像这样才能理清一和三的大小关系。

  还真就有人认同这家伙的观点。

  当然也有几个记性好的家伙,道:“这杨先生不是说来吗?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可能跪下去?”

  众人听了他的分析,觉得他说得更有道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