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第三七六章 陶雪琪
“风铭,该不会疯了吧?
萧稷摇摇头,不再去想,快步回家,远远看见大门口站着一行人,仪仗是朝廷来人。
他不禁放缓脚步,四下张望,不见有人封街,心下稍宽,用比较慢的步子走近大门,愣在五米开外。
“萧执笔,圣上无旨意,无上谕,请放松些。”大内太监细声道。
“是,大人。”
萧稷沉声道,心颤抖起来。
萧家,至少有七百年没有御赐了。而在七百年前,仅每年逢年过节的御赐,都能让全家过得非常富裕。
“万寿节快到了。
圣上仁德载世,臻于至善,正德厚生,特赐功臣勋贵遗孤万寿之礼,以表圣意抚恤之天恩。”
“草民萧稷,谢圣上隆恩。”萧稷伏地叩首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内太监满意地点头,扶起萧稷,轻声道:“萧执笔,你含冤入狱,以骨刮腐肉,此事已经传开,惊动圣上。圣上望你能够顾全大局。”他一再压低声音,“有人居心叵测,拿此事做文章,真是其心可诛。”
萧稷沉声道:“公公,草民懂得该怎么做。”
买卖,价格公道,永不磕碜。
大内太监满意地笑了,从袖中取出五千天龙币,放在御赐银盘上,拍拍萧稷的肩膀。
萧稷躬身接过御赐银盘,恭送大内来人离去。
他,庄重地捧着那御赐的银盘,步入了庄严肃穆的祖宗祠堂。
银盘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承载着无尽的荣耀。
他细心地清点起盘中的宝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十万零五千个天龙币,沉甸甸的,象征着皇帝对有大功于王朝的勋贵遗孤的天恩浩荡。
那柄刻有“尚方”字样的三尺金剑,剑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诉说着萧家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特赐的绫罗绸缎,每一匹都精美绝伦,如同艺术品一般。
然而,最让他感到困惑的,却是那三包花种和三包药苗。
他凝视着那些花种和药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疑惑。
仙人掌、牵牛花、梅花,这三种花种虽普通,但为何会出现在御赐的宝物之中?
而那雪莲、人参、当归,更是珍贵无比的药材,皇帝为何会赏赐给他?
他思索着,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老宅中的花园和药园。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些花种和药苗小心翼翼地收入囊中,一时圣意难以揣度。
萧稷不再去想翰林院北仓被封闭的事,专注于打理“家业”,一份种田悠闲,一份读书写意。
他听说征虏军大兵压境天燚城,正是风铭要为麒麟骠骑大将军萧燚的遗孤萧稷讨个公道。
谁会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打抱不平?
无非是借他人的由头,干自己的事。
萧稷这个风铭骷髅王剑的分身,正值年轻气盛之时,已有深深的厌倦之意。
他相信本体的风铭,也厌倦了尔虞我诈,兵临天燚城,无非是施压朝廷,以战促和。
当今的天龙王朝,能堵在麒麟骠骑军团家门口的军团,还真的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征虏军。
正值仲夏时节。
萧稷种植的菜品中,辣椒、茄子、菜瓜等已成熟,留下自己日常吃的,其余的拿到菜市场上卖,价格公道,数量有限,往往半个时辰不到,全部卖完。一来二去,单凭自己的辛勤劳作所得,已攒够五十个天龙币。
萧稷计划着,去人仓里买四个侍婢、两个男仆,这个数萧宅符合王朝规制,而最麻烦的是他的婚事。
萧家人虽穷虽落魄,与草民无异,但婚姻大事必须向朝廷上奏折,或御赐婚姻,或圣上批准自行迎娶。
萧稷爹是一个酗酒之人,不学无术,圣上仍然给赐婚司北伯的嫡三女为妻。
萧稷正式向宗正府递上奏折,奏明娶妻生子、侍婢、男仆等事,一一上禀,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等候御批。
萧稷迟迟等不来御批,仍不见北仓开仓,他这个从九品执笔郎似已不存在一样,心里愈发没谱。
在浩渺的天龙王朝之中,萧稷的日子过得如同浮萍般飘摇。
天龙王朝,此刻正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
几件大案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让人人心惶惶,无人敢轻易言及。
然而,在这波诡云谲的风暴中,萧稷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依旧每日卖菜、读书、修炼、做饭,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只专注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日清晨,萧稷挑起一担新鲜的蔬菜,朝着热闹的菜市场赶去。
然而,当他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却发现情况异常。
原本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此刻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如潮水般涌向午门的方向。
萧稷心中疑惑,却也随大流而动。
他随着人群前行,只见前方午门处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安的预感,仿佛即将有大事发生。
然而,在这波诡云谲的天龙王朝之中,他又怎能预料到即将上演的戏码呢?
“靖宁侯,图谋不轨,扰乱朝堂,判腰斩之刑,夷三族成年男子,一百二十二人,女眷永世罚为奴为婢。”监刑官判道。
台下掌声雷动,欢天喜地,夹杂着嘲讽与辱骂。
“靖宁国贼,恶贯满盈,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国之恶棍,断子绝孙,好啊。”
“……”
萧稷远远看到,一个花甲老人被沉重的闸刀从腰间断为两截,上半身挣扎足有一刻,才不动弹。老人的那双眼睛,瞪得斗大,眼珠快要挤出眼眶,两只手似是要努力抓住什么。
萧稷的一颗心仿佛跳到了嗓子眼,赶紧移开视线,正好看见一个少女正看着自己。
那少女,她的双眸,璀璨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深邃且清澈,仿佛能映照出世间的一切美好。
她身着一袭如雪的白衣,轻盈飘逸,如同仙子下凡,不受尘世纷扰的束缚。
清风徐来,轻轻拂过她的衣角,更显得她出尘脱俗,不染一丝尘埃。
她的容貌,犹如天工开物,胜似仙子降临凡间。
风华绝代,容颜倾世。
她站在那里,一朵盛开的花朵,骄傲而耀眼。
在青天的映衬下,无数花朵争相绽放,却都只为衬托她那一抹绝世容颜。
在这天地之间,花海之中,她便是最亮丽、最清艳的那一抹色彩。
她美得如此清新,如此脱俗,仿佛世间的所有美好都汇聚在了她一人身上。
她的美丽,并未被岁月所侵蚀,反而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醇,越品越醉人。
她,便是陶雪琪,芳华绝代,美丽无双。
她的美丽,让人窒息,也让人沉醉。
在她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默默地欣赏,默默地赞叹。
那年,他十岁,她六岁,在兵部尚书陶仁的亲自主持下,定下婚约。
他在十四岁前的那四年,还能跑到陶府玩耍,与她一起读书。
一切,都停止在兵部尚书陶仁仙逝的那个夜晚。
他清晰记得自己被陶府的家奴用棍棒打出府的那次令人刻骨铭心的情景。
从那天起,娘的精神状态就不好了。
当他亲自写下休书,送往陶府,断了这婚约,两家实是再无瓜葛,阳间的道儿,阴间的桥,各走各的。
“稷哥哥,听我爹说,您已经上书宗正府,请圣上准许娶妻生子?”
“是,郡主。”萧稷向后退开三步,“草民萧稷,告退。”
萧稷被腰斩那一幕,深深地惊呆了,官场这碗饭,可真不是谁都能吃得好。
萧家祖上辉煌显赫,子嗣逐渐走向末落,俨然是官场上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
萧稷突然悟了,爷爷时常说的一些他听不懂的话。
“是不是你天天叫人来买我的菜?”
萧稷已走开十余步,蓦然回首,问道。
“大胆草民。”一位女婢挡在陶雪琪身前,怒视道,陶雪琪喝斥道,“小玉,退下。”
陶雪琪与萧稷四目相对,平静如水,陶雪琪轻轻点头。
“草民萧稷,感恩郡主照拂生意,请常来。”萧稷躬身拜别。
他的菜很快买完,挑着担往家里跑。
他预感自己又要倒霉,果然,回家的一处暗巷口,突然冲出一群黑衣蒙面人,手执铁棍往他身上招呼。
“往死里打。”
那是一个快要被气疯了的男子声音在怒吼。
只是,在一群黑衣蒙面人举起手中铁棍的刹那,一个骷髅剑影飞出萧稷的心口,飞速穿越过一个个黑衣人的心,再飞回到萧稷的心口。然后,当黑衣人们的铁棍落下,明明打到实处,却似打到棉花上一般。
萧稷看似遍体鳞伤,实在只是微不足道的皮外伤。
萧稷察觉异状,立马装成晕死过去,黑衣人仍不罢手,真的往死里打。
“留他一口气,让他慢慢地死去。
这个杂种,圣上刚给他御赐,真的直接死了,难免要有一番风波。”
萧稷这才听清楚,那是陶府老总管儿子的声音。
他记得陶府老总管的儿子,十一年前就被送往边疆戍边。
说起来,二人还曾经一起玩耍过两年。
萧稷躺地上两个多时辰,才慢慢起身,带着一身“伤”回家。
坐在书房里,越想越气。
这次,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萧稷写好状纸,带上皇帝御赐的那柄尚方金剑,前往应天府尹告状,状告兵部尚书的女儿陶雪琪指示家奴,殴打王朝勋贵的遗孤,请朝廷严惩凶手。
兔子急了,还咬人。
应天府一看是草民萧稷,状告本朝郡主,人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可当萧稷取出御赐尚方金剑时,应天府尹立刻升堂,接下状纸,还请萧稷坐着说话。
萧稷将当天的情形,一一说明,将身上的伤痕一一展示。
那应天府尹也是修真强者,一眼看出萧稷已有护体之法,再沿着气息一查察,已然明了。
当即差人前往兵部尚书府,传唤陶雪琪与应梨亭,前来应天府待审。
陶紫阳正在会客,忽听应天府要传唤陶雪琪与应梨亭,大为震惊,以重金买通衙役,打听清楚萧稷带着御赐尚方金剑,状告陶府。派人找来二弟,嘱咐一番。
“二弟,我与包镇历来不和。此事一定要处理妥当,绝不可有恃无恐,直接顶撞。此事,一定要低调处理,快速处理。”
“大哥的意思是?”
“你看着办。”陶紫阳沉默片刻,“前些时日,三大爷说,那座麒麟老宅已然焕发新的生机了。”
陶平阳绑了应梨亭及一众家奴,亲自送往应天府。
应天府尹包镇见陶家如此识趣,便也不再加码,宣道:
“恶奴应梨亭,私揣主子心意,无端伤人,杖责五十。
堂堂朝廷兵部尚书府,驭下无方,纵奴为祸,令人齿冷,特此判赔萧稷天龙币一万,以示警示。
若再有携私报复之行,定当严惩。
皇明祖训:皇子犯罪,与庶民同。”
萧稷哀伤地看着应梨亭,开口道:“梨亭哥哥,好久不见,您近些年,过得好嘛?”
应梨亭垂首,被衙役拖下去杖责。
行刑结束,应天府尹退堂,双方下堂,各回各家。
第二天,应天府尹包镇晋升为龙图阁大学士,擢升为正三品,仍然坐守应天府。
兵部尚书一党的一员大将被贬官外放。
萧稷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他愈发低调,卖菜时天未亮出门,天亮前回来,取药选择天黑后,快去快回,平素里再也不出门。
只是,请旨娶妻的折子,始终没有回音,他着实有点坐不住。
万一哪天遭遇不测,萧家就绝后了。
他选择继续上折请旨。
哪料到第二天辰时,皇宫御赐便到了萧宅。
萧稷战战兢兢接下御赐,送走宫中来人,便径直来到祖宗祠堂,放在供桌上。早先的那部分御赐,还好好地放着。
萧稷六神无主,脑海回想起爷爷讲过的一个故事。
三百年前,有一位外放的官员,每五天上奏折一封,只问“皇帝,您好吗”,皇帝不厌其烦,不予理会,直到有一天,再无哪位官员的奏折,皇帝一问,那人病得不能写字了。一时感念,将其调回京城,做了吏部侍郎,一做就是一百八十年,寿终正寝,子孙富贵。